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为永远买不起房市民提供廉租房说法让人费解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1日 11: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长江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现在网消息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1月19日在此间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港澳委员座谈会上谈“房产税”、“限购令”等热点话题,并称上海今后将为“永远买不起房的市民提供廉租房”。(1月20日中国新闻网)

  众所周知,住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于有购买力的人来说,房子可能只是商品,而对于不具备购买力的人来说,房子是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载体,正因如此,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一直是政府应尽力做好的本职工作之一。具体说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政府的责任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行政调控和市场监管,挤压房产泡沫,让更多家庭通过自身努力买得起房;二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制,为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托底”。

  明显,杨雄副市长所讲的“为永远买不起房的市民提供廉租房”实则是对政府应尽责任的重申,本来,这种重申该让买不起房者更加放心,更加有盼头,但令人如鲠在喉的是,“永远”二字的出现俨然让政府责任的范畴变小,甚至变得捉摸不定。

  本质上来说,政府为买不起房者提供廉租房,属于对社会公众的一种承诺。在提倡依法行政的语境下,这种承诺理应经得起法治的考量,而不该是随着性子“满嘴跑火车”,让政府的公信力受损。这也就是说,官员既然要做出某种承诺,首先就要保证这种承诺的现实性和有效性。而依法律意义出发,一个有效的承诺必须保证在有效的时期内作出。基于此,“为永远买不起房的市民提供廉租房”的承诺更像是一个在无效的时期内许下的。

  从字面上理解,“永远”并非一个时间量词,而是一个时间副词,被它修饰的“动作”往往并不在一个明确的时间范畴之内发生,换而言之,“永远”有可能是指一辈子(某个人的一生)、有可能是指几世纪,甚至到时间的终点。这种不确定性很容易导致“永远”在政府责任上找不到明确的归宿。也许,按照杨副市长的意思,“永远”是指某人的一生。换而言之,即某个人一辈子买不起房就会得到廉租房。但问题在于,当“永远”等同于人的一辈子时,廉租房政策的受益者究竟是谁呢?我想不会是指一个人到死之前还买不起房,才给他提供廉租房吧?否则,这项住房承诺对于买不起房的意义何在呢?“为永远买不起房的市民提供廉租房”不就成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画饼”吗?

  其实,不管“永远”有多远,它都无法衡量人们潜在的购房力和发展力,自然也就无法为廉租房找到科学合理的主人。例如有人在某个时间点获得了廉租房,是不是意味着他同时戴上“永远买不起房”的高帽呢?那些暂时居无定所者是不是非得等到“永远”才能拥有廉租房呢?显然,保障居者有其屋既然作为一项政府责任,廉租房所面对的对象理应是所有买不起房的人民群众,那些等到“永远买不起房的”群体,只能是廉租房政策庇护对象的一个子集,换而言之,只要有人现在买不起房,政府就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廉租房,哪怕他们明天突然中大奖能买起数套房。

  ◇ 本报评论员 邓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