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去年近百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2日 13: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青年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部分银行频频夸大理财产品收益误导客户,看似颇吸引人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到头来竟是“空头支票”难以兑现。据普益财富统计,去年的到期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共计96款。而研究机构银率近日发布报告显示,被银行误导的受访客户占比从2009年的22.20%明显上升到2010年的31.57%,而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容易受到误导。

  本报记者 徐可奇

  部分最高预期收益忽悠客户

  研究机构普益财富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去年统计期内,到期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共计96款。其中,证券投资类产品数量为10款,挂钩于汇率、现货、股票、基金、期货和指数的结构性产品数量为69款。

  例如:某股份制银行银行发行的一款证券投资类产品,投资期限为2年。该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为50%,而到期收益率为-19.265%,到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相差69.265%。

  另外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一款投资类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为15%,到期收益率为1.5367%,两者相差13.46%。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表示,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证券投资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大多开始于2007年底或2008年初,股市在经历2008年一路狂跌后,在2009年虽然有所回升,但仍难以挽回前期的投资损失,这使经历大熊市的证券投资类银行理财产品很难达到产品发行时的最高预期收益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频频反映被最高预期收益率“忽悠”,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往往用最高预期收益率来吸引客户,而并未详细告知所谓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并不保证能实现。

  客户被银行误导比例明显增加

  研究机构银率近日发布的《360°银行评测2010年度报告》显示,在受访客户中,有31.57%的客户表示其在银行有过被误导的经历,较2009年的22.20%比例有明显上升。其中,被访客户在外资法人银行遇到误导现象的频率最高,其次分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从容易发生误导现象的银行产品或服务来看,在有被误导经历的受访客户中,41.90%的客户表示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容易受到误导;31.38%的客户表示其在办理存取款等常规业务时容易受到误导;而在办理黄金、贵宾理财、个人贷款等业务时,表示容易受到误导的客户比例较少。

  在客户最容易受到误导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过程中,银行误导现象发生最多的3种表现形式是:发生最为频繁的是夸大产品收益,占比为24.11%;其次是忽略、隐瞒产品风险,占比为23.47%;第三是误导客户买银保产品,占比为16.96%。

  银行考核压力造成误导客户

  客户反映较为集中的有:银行工作人员对产品陈述不清;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不适合的产品给客户;银行工作人员产品期限陈述不清误导客户;保险公司银行驻点人员误导客户。

  银率分析,造成客户受到银行误导的主要原因可能有:银行工作人员出于考核要求,强行推销不适合客户的产品,或在介绍产品过程中,为了促成客户成交,隐瞒产品的风险,夸大产品收益,混淆产品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概念,对产品的认购,投资期限不予以说明或少说。

  另外,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专业度不够,对产品不了解,误导客户或不能把产品给客户讲清楚;保险公司驻点工作人员着装与银行工作人员相似,客户很难区分,把驻点人员推销的保险产品误当银行的储蓄或定存产品。

  客户反映较为集中的受银行误导现象还包括:银行对信用卡费用、功能、使用等方面的介绍不足等而导致客户的理解出现偏差;银行对网银费用、功能、使用等方面的介绍不足等而导致客户的理解出现偏差;银行在收费的短信通知方面,存在“不告而开”现象或者推荐时没有告知费用的存在;银行进行捆绑销售,在用户办理业务时强制要求或者在未充分介绍的情况下劝诱用户办理其他不相关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