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02: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近日开幕,人大代表们在会议报到时都收到了《广东省2011年省级部门预算草案》。按此预算,广东省8所机关幼儿园一年花费超过6863万元,比去年继续增加。诸多机关幼儿园开支纳入预算、继续享用公共财政的做法,受到了一些与会代表的质疑。
封闭式招生的机关幼儿园该不该获得财政拨款?这是评价此事的关键。《羊城晚报》的报道称,早在7年前,就有省人大代表指出,用省级财政供养幼儿园极为不合理,因为机关幼儿园不属于公共财政范畴,不应该用纳税人的钱让少数人受益。
应该说,上述人大代表的意见是对的。在目前国情下,依靠财政拨款的机构主要为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如果说,鉴于历史原因,8所机关幼儿园至今仍属事业单位,那么在事业单位改革之前,可以获得和使用财政拨款,但前提在于,机关幼儿园不能只在省直及部分厅局工作人员家庭定向招生,而需要按照一定的招生原则(如属地原则)面向社会招生。
从现在情况看,8所机关幼儿园仍是封闭式定向招生,这就出现了人大代表所称的“用纳税人的钱让少数人受益”的情况,确实不合理。广东省人大代表对幼儿园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这么些年来,他们的合理发言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广东机关幼儿园这件事情,不复杂,本质就是公共财政的使用不规范,或者说,这是公共财政在供给上的一种“越位”——如果这些机关幼儿园也能早日社会化,按照一般公立幼儿园的标准进行补助,又如何会有上述的问题呢?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的事情过多,可以理解,但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培育了这么多年,机关幼儿园的开支依旧赫然列入省级部门财政预算中,无论如何是不合适了。因此,我们认为,相关人大代表的意见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机关幼儿园的财政拨款问题,应该得到必需的规范。
有人或许觉得,这件事情,不算什么大事,但值得人们警惕的是,围绕着公共财政的供给,远不只是几个幼儿园的拨款失范。公共财政的供给,既有“越位”,也有“缺位”,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现象。比如,政府财政至今在本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延伸和干预过多,大大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水平。同时,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甚至是推给市场竞争主体去承担。
公共财政供给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归结于预算管理的不尽规范,也有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缘故。尽管财政支出目前在社会发展领域有了倾斜性的提高,但在经济建设费用项,尤其是行政管理费用项的指标没有明显压缩的情况下,财政支出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当然,这样的改变,需要政府职能的更为清晰以及行政过程的透明与高效。
在这个意义上,广东8所机关幼儿园的问题,又不能算是小事情。它提醒人们,未来的财政分配必须进一步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和精细化,使政府资金具有完整性和透明度——如学者贾康所指出的,财政资金分配要为公众提供一个可见的全景图,进而才能动态地提高其配置水平,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这必须依托于法治化框架去逐步推进。换个表述方式,完整意义上的公共财政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本质规定:以增进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宗旨;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行民主决策,以及充分接受民主监督。
说到底,现代意义上的完整、透明的财政预算管理,从其编制、审议、批准到执行,需要有一整套促进权力制衡和民意表达的决策及监督机制。而现实情况却是,这样一套制度安排目前不够严密与完善,更缺少推进落实的动力。问题的根子,恐怕还在这里。这或许意味着,改善公共财政支出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还任重道远。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