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公办民办之争?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02: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孟斯硕

  我国目前对学前教育实行政府办学为示范,民间办学为主体。

  学前教育的上一个拐点始于2000年,当时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国企改制的背景下,国务院发文对以公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予以确认。从此失去政府保护的学前教育呈现了连续的大幅度滑坡,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国有公办园的数量急剧萎缩,到2003年,公办园数从1999年的18万所锐减到11万所,致使在园儿童数跌至改革开放以来的谷底。

  据北京师范大学统计,上述文件中提出2007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55%,实际仅为44.6%,相当于发达国家1970年的水平。此后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2010年要达到55%,然而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只有50.9%。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学前教育到底应该是民办还是公办?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出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在北京市两会上,北京人大代表卫爱民提出,建议国家修改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法,将幼儿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中来,义务教育也相应地延长至12年。

  卫爱民说,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是1985年颁布实施的,当时国家财政预算内支出是1829亿元,预算外支出是1430亿元,加起来是3259亿元。去年,财政收入是6.85万亿元。客观来说,现在的财力与原来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有能力承担12年义务教育。

  针对这种观点,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前教育不可能纳入义务教育,未来也没有必要纳入。他认为义务教育本身是种范式教育,所有人均学同样一种课程,这在幼儿阶段不适合。因为不同幼儿个性不同,区域不同观念也不同。

  “学前教育,不宜急着纳入义务教育。”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代表教育界发言说,要尊重学前教育发展规律,预防学前教育过急过热。

  左华荣提到,不要急于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学前教育,家长有权进行自主选择。他们可以选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也可以选择不送。学前教育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有限的教育经费应该先用于更急迫、更需要的地方。

  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路径,储朝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总量不够,还在发展的过程中。“但发展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目前很多地方政府提倡政府办幼儿园的思路是有问题的。短期内,政府办幼儿园可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长远来看,最能弥补弱势群体幼儿教育的民办幼儿园机制,还是没有建立起来。”

  他认为,财政支持应更多地转向对一些正处在“生存”边缘的幼儿园,增加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使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