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王艳伟
新年首只QDII基金的发行以超过32亿元的首募规模落幕,这对于在金融危机后发行一直低迷的QDII基金而言,无疑是一针兴奋剂。目前在证监会排队待批的QDII基金已经有9只,2011年QDII基金的发行数量或许不会弱于2010年。
2007年,国内首批QDII基金成立时,正值A股市场高点,热情的资金让这些QDII基金一次又一次演绎了“一日售罄并比例确认”的神话。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QDII基金的净值持续下跌,到2008年10月31日,这些运作满一年时间的QDII基金,亏损幅度都达到了50%,尤其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单位净值已经跌到0.376元,成绩最好的南方全球精选,单位净值也只有0.514元。
度过2008年的困难时期后,QDII基金在2010年迎来了大发展。2010年,共有18只QDII基金成立,但投资者对QDII基金的热情已远不如从前。这18只QDII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只有5.8亿份。
为了扭转尴尬局面,新一批QDII基金在产品设计上尝试做出新意,跳出老QDII基金的“中国概念”框架。如,招商全球资源将投资对象锁定为全球范围内优质的资源类公司,信诚基金和南方基金都推出了“金砖四国”概念的QDII基金,鹏华环球发现则是首只以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FOF类QDII,国泰基金则推出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
2011开年的首只QDII——诺安黄金基金,便以超过32亿元的首募规模落幕,成为近三年来首募规模最大的QDII基金。目前,还有多只QDII基金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复但尚未开始募集。
从证监会公示的信息来看,待批QDII基金频创新概念。单是黄金概念的QDII基金,就有3只待批,包括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和嘉实黄金基金。此外,博时基金上报的抗通胀增强回报基金、富国基金上报的全球奢侈品基金、广发基金上报的标普全球农业指数基金等,概念都颇为新颖。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