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为世界营销贡献中国力量
历史是许多拐点形成的弯弯曲曲的线条,如同九曲黄河,流淌出自己的河道。
中国历史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商鞅变法,由此诞生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秦国,但秦国又是脆弱的,统一中国后,仅仅过了15年,就灭亡了。
商鞅,成就了一个帝国,同时葬送了一个帝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使得中国的历史进程失去了另一种可能性—社会更开放,思想更活跃,文化更多元。
商鞅变法之前,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连坐事件发生,但没有形成一种制度,绝大多数情况下,父亲有罪不殃及家人,儿子有罪不殃及父母兄弟,更不会殃及邻居。商鞅变法,将连坐制度化,上及王公贵族(包括太子),下至乡邻百姓,一人有罪,株连无辜者无数。
商鞅规定,对于国君的命令,反抗者,必遭杀戮;对反抗者公开表示拥护的,也是杀无赦。商鞅设想了一个理想的状态,并为此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不遗余力地执行:国君一旦下达了命令,除了机械地执行,任何人不可以做出任何反应,不可以思索对与不对。
由此作为一个发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思想禁锢史。
商鞅变法,贡献了一个短命的秦帝国,却在漫长的时间里催生了一片思想的荒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年经济飞速发展,面向整个世界,中国又来到一个拐点上。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中国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但是,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我们还能提供什么?物质文明固然重要,但支撑人类文明的,归根结底是思想和道德内涵。
因此,《新营销》认为,当中国、中国人、中国企业,不仅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且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力量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左右人类进程的,无非是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等力量,在野蛮时代,军事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但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文精神、和平理念、互利互惠原则为更多的国家和族群所接受,经济力量日渐成为主导性的力量。
而经济力量的主体就是各行各业的企业,因此,从更为广阔的视野看,企业承担着非同一般的社会责任,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决定了文明的走向。
中央电视台说:“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的力量从哪里来?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认为,在3.0营销时代,所谓营销,就是将品牌标识、品牌道德和品牌形象,以人文精神为指引,与消费者互动,将企业拥有的品牌转化为企业、消费者共同拥有的品牌。
于是,界定营销的原点就有了特殊的含义。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2010年12月10日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的“2010(第七届)中国营销领袖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回归营销本原”,邀请企业界、营销界的专家探讨企业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的答案。
关于2010年中国营销领袖年会,感谢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10yxlx)、和讯网(http://news.hexun.com/2010/yxlx),现场直播,制作了专题报道,真实地呈现了米尔顿·科特勒、李怡、严旭、曲敬东、陈荣华、章荣中、郭特利、黄德荣、曹虎、龚宇、于立娟、王永、刘正生、黄小川、邓申伟、陈生、杨国晋、张鼎建、陈宇、叶国富、李志广、张护明、李海岚、张帆、罗辑俐、石勇军、姚晓驰、杜建君、冯国强、邱浩洋、林国华、周九平、孙睿峰、赵梓艺、沈兴钟、傅宇权、杨建斌等营销人士的精彩观点,谨此向所有与《新营销》合作并参加会议的来宾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中国企业,以及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中,达成共识,回归营销本原,塑造有强大生命的品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想,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