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02: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南冻北旱的气候引发的农业抗灾能力应对问题,再度勾勒起市场对农产品逢灾必涨的忧思。近日,受南方冰冻影响,曾一度在强化菜篮子市场负责制之势能下快速回落的农产品价格,再度出现了应声而涨之势,而北方旱情则急速催涨了郑州多个强麦合约。
诚然,恶劣气候、涉农保险保障功能不足,以及一些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多年欠修等,确实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产品供给,并在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下,引发农产品供需缺口,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为此,我们既不难理解今年一号文件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并把农村水利建设和生物育种等权作今年粮食“保供”目标的工作重点;也就不难理解温家宝总理周末赴河南重灾区考察指导旱情,强调兴修农村水利之重要性。
然而,追根溯源,包括2008年在内的几乎所有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通胀,本质上并非是一个农产品供需矛盾问题。当前中国粮食供销两头监管的模式和粮食配额制管理的进出口制度,使中国不大可能存在粮食总量供给之冲击问题。2008年,中国粮价在国际粮价过山车般的冲击中近乎岿然不动。
因此,一些观点简单化地把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粮食减产权作为粮价持续上涨,甚至通胀压力的原因,实际上并没有深究粮价上涨背后的本质原因。我们认为,当前南冻北旱灾害更多地是为过剩流动性制动下的通胀提供了一个泄洪口,同时,粮价上涨也只是通胀的表现形式,而非通胀之原因。通胀的本质是相对于市场需求,货币供给的过剩。显然,借助增加供给,特别是增加具有较强季节性生产周期的粮食供给,而非采取紧缩货币消除货币供给过剩和利率汇率改革的方式,不仅不会遏制以粮价上涨为主的通胀压力,而且其执行成本也将高企,甚至远水不解近渴,比如我们很难反季节地增加农产品供给。
除此之外,当前包括农村水利建设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年久失修、农民非农就业、农业抗风险能力下降,以及农村金融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入非农领域等,本质上是农产品价格信号失灵导致农业资源被动挤出问题。即长期以来,为缓解粮价为主导的通胀压力,有关部门对农产品价格持续进行管控,人为弱化了农业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附能力,而农业无法有效吸附经济金融资源,不仅妨碍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资源投入,弱化了农田单位产值,而且使农业更难以通过经济金融资源投入改善其抗风险能力薄弱之局面。
今年一号文件希望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物育种等实现农产品保供,同时政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总投资约2万亿元,未来十年总投资4万亿元,以彻底缓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之局面。这种政策性激励引导的确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未来仍然需要形成农民对生产投入的市场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毕竟,对于农民而言,粮价承载的遏制城市通胀之重任,使农业投入产出值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和村集体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加大农业投入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建设问题,即便有政府的政策优惠支持。这意味着农业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所导致的农村要素资源涌向非农化之负效率,必将对冲掉加大对三农的基础设施投入之正效率。
由此可见,当前的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剩的流动性,这需要借力货币政策。而政府支持农业、改善三农基础设施薄弱和抗风险能力弱化之局面,关键是要改革当前粮食流通体制,让农资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适度以粮价上涨得以传导,从而借助市场化之手段,增强农业投入产出水平,引导市场化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提供农民农业投资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