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环保“戒尺”把关多晶硅_行业准入取代产能争议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6日 01: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王佑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下称《条件》)1月24日由环保部正式发布,对多晶硅资本金投入比例、批准条件及多晶硅能耗等多方面进行了限定。这是继2009年8月有关部门表态要警惕多晶硅产能过剩后,国家对多晶硅行业实施规范性管理的又一记“重拳”。不过,《条件》并非苛刻地把多数相关企业挡在门外,而是倡导环保生产,即希望耗能大户提高节能意识,杜绝盲目投资。

  准入并非“一刀切”

  2007年到2009年,我国多晶硅有效产能分别是2000吨、6000吨和1.5万吨,年增幅在100%以上。自2009年下半年起业界开始争论其产能是否过剩,但其进口量未减。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共进口多晶硅3.15万吨,去年前11月累计进口量为4.189万吨。“这次发布的《条件》中规定,应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综合配套、安全卫生和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这段话其实并不是对多晶硅产业‘一刀切’,而是表明一些沿海省市建多晶硅基地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西部地区仍可新建。”东方证券研究员邹慧解释说。

  中信证券一位研究员则认为,上述《条件》说明已有一些多晶硅项目登记并在审查,有些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技改及扩建项目可以获得放行。

  此前有报道称,南玻A(000012.SZ)启动了技改项目,技改完成后产量将为2000吨/年。对照新《条件》,该技改项目或可继续。但南玻A后续一个8000吨/年的项目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变数则很大。

  《条件》指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应大于3000吨/年”。这意味着多晶硅行业要实行门槛准入制度,按产能3000吨/年计算,一个项目估计投资要30亿元左右。一些希望在此行业中“捞一把就走”的企业,基本被挡在了门外。此前曾有传闻称,部分温州商人已看中多晶硅投资,因为去年光伏组件发货量巨大,多晶硅维持在了75美元到80美元/公斤的高价,毛利润率高达50%之多。

  环保“戒尺”高悬

  邹慧指出,这次发布的《条件》把以往业界对“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议,转到了“企业是否环保生产”的新方向上。《条件》指出:“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应小于80千瓦时/千克,到今年底前应小于60千瓦时/千克”。“60千瓦时/千克”的指标比此前传闻中的“80千瓦时/千克”要更严格。

  航天机电(600151.SH)一位高层表示,60千瓦时/千克可以说是较高的要求,不是每个公司都能达到。但由于光伏电价要不断接近普通电价的趋势已定,还原电耗当然是越低越好。

  政府出台“还原电耗”这一细指标,其实是有用意的。此前不少企业都号称成本已达到40美元/公斤的“国际低成本”,但这是建立在低电价基础上的,其能耗成本含有很大水分。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给相关企业极低的电价作为“诱饵”。本报记者计算发现,假设一家多晶硅企业拿到的电价比普通电价便宜0.3元/千瓦时,那么按60千瓦时/千克的还原电耗、2000吨的产能计算的话,其一年的电费就会节省3600万元之多。一位在西部地区投资多晶硅的企业内部高层就向记者透露,该公司获得了较优惠的电价,但由于节能减排,公司一度被要求补交一些电费。

  因此,如果把“还原电耗”这一指标单独拿出来要求多晶硅企业,意味着多晶硅生产商必须节能,而不是盲目投资。

  由于国内太阳能组件98%用于出口,如果多晶硅生产环节不断消耗电力,相当于在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环保部此次发布的《条件》明确,应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的模式,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研发,降低成本。航天机电上述高层就表示,目前该公司尚未实现联营,不过已在实行“闭环”生产,即促使四氯化硅这种附属品尽可能再度还原制成三氯氢硅(即多晶硅的核心产品),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