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作者:周洲
但在投资路径狭窄的当下,拥有上万亿元可调动资金的温州民间资本还在期盼政策落地的可行性与持续性,希望能够取得资本“走出去”的正规合法途径。有业内人士呼吁,开辟个人直接对外投资合法渠道的尝试是有益的,温州试点在手续完备后还应继续推行。
近日引发各界巨大反响的温州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戛然而止,留下了一长串的省略号。
记者从温州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局自2010年年初即着手申报《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经过一年的筹备,温州市外经贸局于1月7日发布了《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及其相关配套措施。
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在运行半个月之后已被叫停。本报记者就此联系了温州市有关知情人士,得到的说法是这一试点方案可能被暂停了。
试点暂停原因不明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到目前为止,温州市外经贸局并未就此事给出明确答复。据他了解,这个政策目前确实被叫停,原因或为“手续不齐全”、“未得到国家外汇局批准”。
记者多次拨打温州市外经贸局对外投资管理处负责人的电话,至发稿时仍无人接听。温州市外经贸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清楚此事。
周德文19日曾撰文称温州个人境外投资试点政策很“给力”。周文提及,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行,增加了民间投资的花样,为踯躅徘徊的民间资本的投资市场开拓提供了空间,降低了民间资本投资的制度门槛,有利于疏导“漂移不定”的海量资本。
“政策既然出台了,就没有必要叫停。”周德文说,“温州开展个人境外投资试点符合国家鼓励‘走出去’的倡议,温州探出一条路甚至是杀出一条血路,可为全国树立一个样本。”周德文告诉记者,到现在他仍不知道试点“被叫停”的具体原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说,政策不完善、手续不齐备可能是试点被叫停的原因。这位专家说,《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的出台主要考虑的是发展外经贸,而从外汇管理部门的角度衡量,个人境外直投在放宽个人持汇的同时无疑也放宽了外汇流入的限度,这一热钱以“合法”渠道流入国内之虞,也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民间资本投向值得关注
“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试行,为海量民间资本提供了开拓实业投资空间,”周德文对记者说,温州民企都很关心政策落地的可行性与持续性,希望能够取得“走出去”的正规合法途径。
据了解,温州民间资本存量至少有8000亿元,加上在外经商的温州人资本,温州人能够调动的资本量已超过1万亿元。
周德文说,温州民营企业大多为轻工企业,近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平均毛利率仅在3%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试点推动个人资本‘走出去’直接投资能够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
相对狭窄的投资路径,使得温州资本在饱受“炒房”、“炒煤”诟病后,一直在寻找期待新的投资领域。
根据此前公布的《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个人对外直接投资只能进入实业,而且不能投资能源行业。
“这类政策效用的发挥至少需3个月以上,须等企业考察投资国别、行业之后再作决定。”周德文说,政策出台之后必定要经历一度无人问津的“观望期”。
据记者了解,去年全年温州境外投资已达1.5亿美元,因投资渠道有限,其中个人对外直接投资局限于B股、QDII产品、海外市场、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外汇及黄金买卖。
“要投资其他区域,只能曲线进行,通过地下渠道换汇,风险很大。”周德文说,个人对外直投试点的运行能保证投资的合法权益。
他认为,开辟个人直接对外投资合法渠道是有益的,温州试点在手续完备后还应继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