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7日 14: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当代金融家》
文 /卫新江
2010年,保险业以超过30%的增幅续写了成长的神话,虽然年底前中国银监会一纸银保新政或许会让占了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银保渠道“变天”,但要切实面对这一巨大挑战的保险业仍能在今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保险复业以来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城市化进程加速,提升了消费者的保险需求;二是我国人口结构仍有利于寿险发展。他国寿险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年龄中位数40岁是保险需求的分界线,40岁之前保险需求比GDP的增速要快,40岁之后保险需求落后于同期GDP增速。目前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4岁,预计在2025年达到40岁,未来15年将是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单就明年而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带动保险增长的最直接的动力。明年仍将延续温和通胀,这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寿险公司以分红险打天下,这类险种对通胀有明显的抵御效果;就财产险来说,温和通胀有利于流通业的发展,对汽车消费有刺激作用。
过去几年,银保渠道成长过快。2000年,银保在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只有1%,在个、团、银三大渠道中位列第三;但到2009年,就达到48%,2010年超过50%,成为寿险公司获取新单保费的第一渠道。因此,银保新规不允许保险公司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每家银行网点只能代理销售3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一政策是今年保险公司面临的严峻考验。
最近,保监会准备推出自身版的银保新政,重申在银行网点销售的必须是银行销售人员,但没有提及“一对三”的问题。有媒体据此分析认为,如果今年“两会”采用联合发文的形式,此前银监会版新政中的“一对三”或可不再执行。
目前,多家保险公司都在观望,希图有人先放松执行力度,借势银行也在进行业务转型,中间业务是其必争的制高点,达到分化各家银行,变相架空“银保新政”的目的。在笔者看来,银保新政对保险业务的最大冲击在于谁来驻点销售,与其采用“小动作”或抱有侥幸心理应对新规,不如由保险公司帮助银行迅速建立起一支销售队伍,只要队伍的销售能力没有被削弱,银保业务仍然能保持高增长。
多年来保险公司一直都在走粗放经营之路,靠在银行的肩上,在银行大举进军保险的时代,担心银行提高要价,担心银行系保险公司异军突起。在商言商,要化解这种尴尬局面,现实的选择就是保险公司转型!
转型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个险队伍,降低对银行的依赖。寿险起家靠的是个人代理人,目前这个队伍已经达到300万人之众。但运作多年的队伍已经老化,必须尽快补充新鲜血液,促使营销员转型。
转型之二是做好与银行的分工协助,银保双方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取而代之”、“有你没我”的关系。保监会版的银保新政中就体现了这个认识—希望保险公司转变销售理念,着重设计具吸引力的银保产品,完成产销分离的重要转变。
转型之三就是走金融综合经营之路。去年,平安收购了深发展,正在推动平安银行与深发展的合并,平安在收购公告中就高调宣布,要做新型的银保业务,其实所谓的“新型银保业务”,无非就是期限长的、内涵价值高的业务。
2011年,中国保险业还面临着公司业态的转型,中国人保集团、中国再保集团、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公司都要积极推进上市或股改上市的步伐,保险业有望迎来一个IPO的高潮,多家公司将转变成股份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在投融资领域,保险公司从资本市场融资补充偿付能力的举动可能更为频繁,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互动性将进一步提高,险资投资不动产进程有望加快,大型公司获取金融牌照的力度更大,金融综合化经营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