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一双工人阶级的眼睛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8日 01: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Jack

  终年101岁的美国纪实摄影师罗格文,一生将镜头对准贫民,以“令人吃惊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诉求”奠定他在世界纪实摄影界的影响力。他和他的作品,将一直提醒人们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美国知名纪实摄影师弥尔顿·罗格文(Milton Rogovin)于当地时间1月18日在布法罗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1909年在纽约出生、193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他一直用镜头对准穷人和弱势群体,以此帮他们发声。芝加哥的Gage画廊正在举办罗格文的个人摄影展,名为《弥尔顿·罗格文——一双工人阶级的眼睛》。阶级并不是罗格文所独有的主题,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他观察世界的这双眼睛,让他的作品在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与传统社会对于纪实摄影的期待不尽相同。

  罗格文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观察方式,他的摄影专注于穷人和其他被遗忘的人群。这些被他眼睛发现到的如他所说的“遗忘群体”,有美国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的矿工,也有印度、中国、津巴布韦、苏格兰和西班牙贫困地区的各类弱势群体。拍摄这些人的自然肖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起初他们并不知道罗格文的目的,甚至以为他是不怀好意的警察。罗格文会用长时间的交流慢慢取得拍摄对象的信任。他镜头中的钢铁工人、矿工、妓女、退休老人或是无业人员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被摆布的神情或姿态。他们就在厂房外、街头,或是简单地靠在一堵墙上,自然地直面罗格文的镜头。

  罗格文的第一本摄影集于1962年在纽约布法罗完成,发表在著名的《光圈》(Aperture)杂志上,历史学家杜博伊斯认为罗格文的作品透出了“令人吃惊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诉求”。在上世纪60年代,他被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邀请到智利去拍摄当地的人们。最后,那些作品都被收入聂鲁达的新作《内心的窗户:智利影像》。1972年,63岁的罗格文开始把目光转向布法罗历史上的下西区(Lower West Side),那里居住了大量的非裔、亚裔和美国的原住民。罗格文往往会深入某个社区拍摄几千张的人物和家庭照片,30年之后再返回那里,拍摄同一个人和家庭。对于那些在布法罗下西区正在被忽视的人群而言,这个系列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关注焦点。

  上世纪30年代,曾经靠验光为生的罗格文,因为经济危机而选择拿起相机,这一选择最终使他成为影响世界的人。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曾被政府列为危险人物并遭到驱逐。但他仍坚持用镜头向世界发出质问:是谁建造了我们这个世界?他们住哪里?他们喜欢什么?还有谁被遗忘了?

  罗格文时常阅读历史书籍,他很清楚那些创造了历史的人们(比如某些贵族或宇航员),他们构成了自己的历史画像。但这些人与罗格文没有半点关系。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街上寻找并拍摄那些他认为“有关”的人。

  “我所有的生命都聚焦于贫民。”罗格文曾如此说,“那些富有的或者已经成功的人,会有他们自己的摄影师。”罗格文的镜头所表现出来的绝不是对弱势群体的怜悯,相反,他以尊重的心态拍摄出弱势群体应该具有的社会影响力。1983年,因为其作品对贫民的关注,罗格文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罗格文的妻子安妮于2003年去世,她一直是罗格文的合作者、支持者、组织者和运动发起人。安妮兼有老师、作家、母亲的多重身份,是她的关怀与热情促使罗格文不断努力。在冷战反共主义时期,罗格文因为参加反美联盟活动而遭到驱逐,他的生意也因政治活动而受到打压,不得不扛着相机到处游走。那个时期,妻子靠着当老师的微薄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拍摄那些陌生人时,是安妮的温柔让许多原本面对一个背着相机的陌生男人而感到害怕的家庭逐渐敞开心扉。

  现在,罗格文传奇的艺术人生被永久地保留在了世界上24座有名的艺术馆里。199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1300张罗格文的底片和成品,并于2009年开始收藏2万份罗格文的函件以及200张他拍摄于二战时期的照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现在开始极力收藏罗格文作品并努力关注穷人的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也曾极力打压过他的作品。

  在罗格文100周岁之际,他的4000多幅作品被亚利桑那州的Tucson创意影像中心(Centre for Creative Photography)收藏,另外还有900多幅作品被送到布法罗的Burchfield Penny艺术中心展览,以此来庆祝摄影师的百岁寿辰。

  尽管罗格文的逝世让艺术界和普通群众深感哀伤,但是他所留下的艺术作品,将一直提醒着我们记住,那些曾经甚至现在仍然被遗忘的角落。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