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江苏财政预算制度再变法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8日 06: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王海平

  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南京2011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发现,在大会发放的文件中,尤其是市财政局长的工作报告,相比往年“厚”出了一倍。

  作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全国第二的省份,在三年内完成“2000-4000”亿元的跨越后,按《江苏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从2011年开始,江苏将在预决算公开领域进行尝试。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积极稳妥推进预算公开”。这也是江苏财政部门在年度工作报告中首次对预算公开进行阐述。

  而从今年起,江苏省级支出预算“部分重点”支出公开到“项”级科目。同时,省财政厅将积极推动行政经费支出情况对外公开,并促进省级部门预算公开。

  按照规划,“各市、县(区)也要公开本级财政预算信息。”江苏省财政厅人士1月27日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省级范围内,积极探索实现三级政府预算公开。

  “部门预算”更细化

  去年江苏预算外收入领域整治规模达95亿元。

  在刚刚结束的南京2011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发现,在大会发放的文件中,尤其是市财政局长的工作报告,相比往年“厚”出了一倍。

  记者发现,南京市财政工作报告除了往年的常规内容外,在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多出了七八张较为详细的表格。

  “以往这些表格的内容,都是在报告里以文字的形式简单交待几句,但今年却列得很详细。”一位南京市人大代表向本报记者表示。

  变化最为明显是出现了《南京市2011年市级政府部门收支预算汇总表》,列出了40个政府部门在2011年的财政预拨款和预支出。

  实际上,作为财政预算先执行单位,江苏省财政厅推行的省级财政预算公开改革尝试,已在省“两会”期间向全体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公开”尝试了2年,但只限于“内部交流”,并未面向社会。

  一位江苏省政协委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两年的试点中,省本级财政预算公开的“账本”,“仅在分组审议会上下发,程序性讨论后就收走了。”与此类似的还有部分部门预算。

  “应该说,做得还是比较详细的,大部分支出细化到了类、款、项甚至部门科目,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咀嚼’,也很少有人专业。”该政协委员告诉本报,“大多是走走过程。”

  江苏在2002年开始进行部门预算改革。而从全省财政改革工作的角度看,做到预算支出公开透明,其难点在于准确把控政府各部门的预算,尤其是财政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难度较大。2010年,江苏预算外收入领域整治的规模为95亿元,“换算下来,相当于节约了省本级财政收入的10%。”

  纠结技术难度?

  推动力量在于政府是否有“决心”。

  本报获悉,就江苏改革的时间表,原则上要求在省、市、县(市、区)的“两会”期间各地结合自身特点、经代表委员审议修改通过后再向社会公布。其公开内容,原则上要与省级保持同步,可更加细化。

  在总体上,江苏财政预算公开要把握两条原则:精炼、明了。从南京市2011年“两会”的财政预算报告看,文件中就关键词给出了详细“注释”。

  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处人士认为,实行预算公开透明,更多的推动力量在于政府是否有“决心”,但另一个方面,在于实践中的“技术操作难度”。

  就省级财政预算公开透明的细致化程度,如为何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和公开到“项”级别,江苏省财政厅向本报记者表示,其原因在于“现行政府收支分类办法不能满足外界对预算了解的需求”。

  但更多的难度在于政府部门的项目管理工作对部门预算资金的影响和安排,这其中诸如“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农业方面的救灾资金和支援不发达地区等经费”,难以列入部门预算。

  “一方面上述经费属非单个部门使用;另一方面,大部分经费要先审批项目后再安排经费,而项目从立项、论证、审批等程序,在于各个职能部门的执行力。”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