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安徽河南等地干旱或致中药材价格上涨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8日 08: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 叶秋

  近期,安徽、河南等地的干旱,让粮食产量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事实上,除了粮食,一些小品种的经济作物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价格产生剧烈波动的可能性更大,如中药材。

  近日有消息显示,自2010年中秋节以来,安徽亳州及亳州周边地区降雨稀少,持续4个月的严重干旱已使白术的栽种受到影响,而亳州的白术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左右,并且库存已降至近5年来同期最低。因此有分析预测,白术可能成为下一波领涨的中药材品种。

  近年来,不时就会传出某类中药材价格一飞冲天的消息,如板蓝根、三七等都上演过身价倍增的戏码。这其中除了资金炒作外,异常气候现象增多、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也都在增大中药材价格的波动。

  过去的一年中,中药材价格整体呈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据统计,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其中28%涨幅超过51%,6%超过181%,2%超过300%。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太子参、三七、牛黄等品种涨幅居前。

  中药材价格的剧烈波动虽然给少数嗅觉敏锐的商家带来暴利,但并利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一方面,不利于下游制药厂家控制成本、安排生产,因此不少制药企业已将触角向上游中药材种植延伸,不仅可以稳定原材料的供应,还可因中药材升值而获益。如白云山在文山建立了万亩种植基地,在大庆建立了5万亩的板蓝根生产基地;太极集团在垫江打造药材基地;康美药业也实施了相关的中药生产基地项目。

  另一方面,价格的暴涨暴跌对中小种植户的伤害可能更大。除了天气异常等难以预测的因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需失衡往往是价格波动起伏的主要原因。中药材也具备农产品的性质,今年什么卖得好,来年一窝蜂的种植又会导致价格迅速下滑。因此,要做大做强国内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平稳健康的市场环境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好的市场体系和机制。

  目前,我国的药材专业市场不少,规模较大的有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等,现货交易体系已较为成熟。而具有远期价格指引作用的中药材期货则刚刚起步。去年11月15日,金银花远期交易正式在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上市,这是国内首个中药材期货。

  分析普遍认为,金银花的远期交易将使金银花交易迈入电子交易的新时代,医药企业可借此控制采购成本,种植户可提前锁定利润、调整种植规模,将促进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不正常波动几率。随着中药材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其他一些大宗品种也有望逐步建立期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