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老北京里的中西合璧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8日 21: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刘晓立

  505

  2011-01-31

  154

  刘晓立

  北京一直以来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紫禁恢弘,四合群落,胡同环绕。而从清末至今,随着西方人的进入,老北京的建筑中也增添了不少外国建筑的风格。

  瑞府——红墙内的西洋楼

  当我们路过张自忠路那座门前蹲着石狮子的宅院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就是“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地。

  位于张自忠路3号的瑞府大院,是段祺瑞执政府的简称。清朝光绪年它曾是陆军部和海军部的衙署,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便将总统府和国务院设在这里,两年后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执政,这里遂改为执政府,“瑞府”的名字也从此流传开来。

  人们常常会惊讶于中式的王府大门内竟然会矗立着这样一栋西式的洋楼。瑞府原本是清朝传统建筑的王府,清末为了改建军部衙署,受西方影响的建筑师在府内废弃建筑的遗址上,重建了砖木结构的欧洲风格西洋楼。建筑外观是盛期维多利亚式,体积感、装饰性很强。尤其是女儿墙和钟楼的设计,采用城堡式雉堞,具有维多利亚哥特式的特点。外表上繁复的雕花饰大量采用花篮“寿”、“万”等中国传统题材,显示中西合璧的特色。

  很多人第一次前往瑞府会被门口“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和门口“谢绝参观”的告示吓到,只敢躲在门口偷偷向里张望。其实,如今的瑞府内却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中国民族大学清史研究所、亚太文化研究院、咖啡馆、酒吧、停车场,甚至是住着提着菜篮遛狗的大爷大妈的普通小区,它就像一个普通的大院,全无傲气。

  涛贝勒府——外国人造的中国楼

  《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宋氏三姐妹》等著名影片有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的拍摄地都选在涛贝勒府。被誉为旧北平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的涛贝勒府就位于离恭王府不远的柳荫街,这里依旧保留着清代宫廷的痕迹,长廊、楼亭、花厅、假山。

  涛贝勒府中最显眼的当属南侧的主楼,也就是辅仁大学旧址的校门。它仿佛是一座中国宫殿式的城堡,用两层楼围成封闭的院落,东西南北四角各矗起一座三层的角楼,整座建筑中轴线明确,完全对称,体现了中国皇宫庄重森严的启示。入口两层的汉白玉圆形拱门上有精美的石雕,第三层是挑出的抱厦,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汉白玉的须弥座、红色雕花的木制窗框、蹲伏于大门口的石狮子,虽然整栋建筑充满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元素,但不经意间仍透出西方修道院的那种遁世的超脱和冷峻,那是因为这座楼的设计师是一个外国人。

  1925年,罗马教廷天主教会租借涛贝勒府作为创办公交大学的校舍,并在两年后更名为辅仁大学。1929年,辅仁大学在涛贝勒府南部的马圈和花园前空地上筹建主楼,聘请比利时传教士兼建筑师格里森担任设计(另有一说为美国建筑师墨菲,他曾设计的燕京大学被誉为代表近代我国教会大学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格里森应邀来到北京后花费数月时间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资料,他发现,虽然在建筑功能上建造火柴盒式的西式大楼更能满足辅仁大学的需要,但是因学校紧邻故宫、北海,建造现代风格的建筑势必会破坏周围环境的和谐。格里森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借用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因素进行自己的设计,于是这座中西结合的门楼就诞生了。

  正阳门东车站——被“改造”的皇家车站

  作为“人文奥运”的项目之一,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在奥运前夕经历了第N次改造,作为中国铁道博物馆重新亮相。改造后的车站就像同样经历了改造的前门大街,带有整齐划一的规整,却少了点历史在砖石上留下的痕迹。

  正阳门东车站于1901年由英国人建造,所以建筑风格体现了英国流行的特点。墙体使用红砖,加上白色的石材装饰,形成引人注目的效果。车站平面为矩形,墙体采取一层顺砖一层顶砖交替砌筑的英式砌法,主楼二层为瓦楞铁皮屋顶,中间开天窗,外墙用红砖和水泥抹灰相间处理,候车室的山墙面呈弧形,弧形两端各镶一块只有中国才有的云龙浮雕。当时京奉铁路连接北京和满清故都盛京奉天(即今沈阳),有“大清第一路”之称,因此在车站的建造中特意以我国古代皇权象征的龙作装饰,以显示皇家专用车站的地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曾是“国门”和“首都迎宾门”。直到1959年,新北京站开通运营,正阳门东车站才正式退役,结束了它“首都大门”的历史使命。

  退役后的正阳门东车站除了一小部分墙体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和砖墙,其余的都是改造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过后来多次的整修,东车站原本饱经风霜的墙体上覆盖了一层层水泥,凹凸有致的砖缝被水泥墙面上的砖形划痕所取代,原本的砖红色墙面也变成了如今的绿色,似乎是为了改建铁道博物馆而与火车的绿色车皮相呼应。经历了一次次的整修,这栋被建筑史学家称为“具有北京特色的英国建筑”的确在整体上还保留着原本的样貌,但不可避免地流失了不少古旧因素,越来越趋同于后来建造的仿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