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0日 07: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将“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确定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加速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的引擎作用无疑将更加凸显。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将“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确定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这就意味着,这些地区将加速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
 现代服务业作用凸显
 当前,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已完全确立了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OECD(经合组织)的30个成员国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了70%以上,服务业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也达到了69%。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超过50%。
 近年来,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10万亿元,占GDP的40.1%。一些大中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服务业给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2007年,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49亿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2.4%;在过去7年中净增5100万个就业机会。
  此外,我国的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门类增加,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快速拓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快,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
  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使得更多的企业竞争力也在逐步增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专家表示,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辜胜阻表示,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减少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的依赖,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由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升级的趋势,高端服务业可以创造更多的白领阶层,培育大量中产阶层,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改变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不足并长期处于逆差的局面。
  此外,辜胜阻还指出,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游资进入实体经济,缓解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较好地适应社会形态的某些变化,比如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应对当前的老龄化压力,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69亿老年人,潜在养老产业达万亿元规模。再者,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实现结构性的节能减排,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状不如预期
 尽管目前我国的现代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
 资料显示,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0%,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在开放水平上,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服务业外资占我国每年吸收外资的比重不到1/3,远低于制造业,此外,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落后。
  虽然我国的现代服务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但从“一二三产”的比例上来看,现代服务的发展依然是相对滞后的。在“一、二、三产”的比例上,我国的“二产”仍在45%到50%之间,“三产”仅是40%多一点,而“一产”还在将近20%的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与60%以上这一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和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十分悬殊。
 “三产”不强的这样的一种结构依然是工业化的特征,虽然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跟目前发达国家的结果相比,我们的发展水平依然不如预期。
  在很多发达国家,其“三产”占的比例一般都是70%-80%,比如美国,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77%。我国现在的人均GDP是4000美元左右,这跟美国的人均40000美元有着十倍的差距。尽管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从人均这个角度来看,在未来的10年里,我国的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其中现代服务业提升的空间就更为可观了。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对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强大的需求。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跟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服务业发展不起来,经济发展要上档次,必须要依靠服务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的大幕已经开启,我国服务业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期。如何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经济局面下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辜胜阻强调,“十二五”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要把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减轻服务业税收负担,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逐步实现服务业企业在水、电、气、土地价格等方面享受与工业企业同等的待遇。要尽早规范服务业行业秩序,建立健康的价格体系,防止市场出现低价格、低质量的恶性竞争。
  辜胜阻认为,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落实“新36条”,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特别是兴办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服务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允许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投资,壮大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业。
  有专家表示,发展服务业要依托大城市发展高端服务业,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需求旺盛,适合最早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业态。待高端服务业在这些城市发展成熟后,再通过技术扩散和消费示范作用,向周边城市扩散。
  此外,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始终在不断加大,因此,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领域,比如调整现代服务业所有制结构,鼓励市场竞争;推进垄断行业的体制创新;推进涉外体制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随着现代服务业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各类服务业的发展也亟待齐头并进。无论是公共服务业、旅游业,或是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还是家政服务业、社会服务业,这些服务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然而除了服务行业本身的发展之外,政府也需要积极协调并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在现代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要按照WTO规则要求,加强对服务行业的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此外,要大力培养服务业人才,满足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人才需求。要改革教育和培训政策满足服务业人才的技能和知识需求,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同时,要打破人才流动的国籍、户籍、档案等限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使之能适应服务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