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0日 17: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马光远
2010年12月23日下午3点,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国人既添堵又期待的北京治堵方案终于公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小客车数量实行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单位和个人必须通过摇号的方式获得小客车配置指标。另外,还包括分不同区域类型调高停车阶梯收费等措施。
北京的治堵方案并不限于限制小客车规模,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一个都没有少,用北京话叫很“全乎”。北京市将其概括为“建、管、限”三大举措。
对于这些举措的实施效果,各界看法不一。有专家担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提高停车费的正面力量会被一些省钱“对策”消解掉,达不到治堵效果,使政策变成了变相涨价。也有分析称,须检视短视的经济政策,刺激汽车产业拉动GDP的时候,有谁忧虑过今日之堵?
如果把北京治堵视为一次“被动纠偏”的话,是否有地方政府肯于“主动纠偏”?另外,在中国相当多的城市陷入“堵局”之时,北京今天的举动,很可能在其他城市产生示范效应。
治堵非一朝之功,出台疏堵之策时全局性规划要早做,避免亡羊补牢。今日的高房价,马路建设就是例证。当初将房地产视为经济支柱产业,承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结果房价也同经济一路上去了,形成了今日的“两难”。中国的公路建设更被形象地称为“拉链工程”,诙谐之下更多的是种无奈。而交通部门为何总有这些“设计”?这恐怕只能以“懒政”来解释了。
如果结合北京市道路治理的历史,现如今的限制居民购车思路,再次延续了旧有的计划经济思维。官方拿2009年机动车增加了51.5万辆为例,来证明限制总量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看到为何2009年机动车会增加如此之多。在收入没有大增汽车价格没有大调的情况下,只能说公共交通情况的恶化刺激了买私家车的需求,买车成了刚需。
而公共交通是与整个城市的规划思路相联系的。公共交通的畅通,需要获得相当的路权为前提,同时又需要高密度的路网以及无缝对接相配套。这些问题都需要北京市扎扎实实去解决。
以路权为例,民众之所以热衷私家车,与私家车占有着主要路权直接相关。即使同样是堵车,堵在乌烟瘴气的公交车里,与堵在舒适的私家车里也完全是两码事。如果公交车可以占有更多的路权,公共交通的状况才能超过私家车获得的“收益”。按照一种科学公平的基本标准,通过具体调研,如果在公共交通以及私家车之间按人头分配路权,比如如果公车出行率达到50%,那么就应该给公交车同样比例的专属路权。这才能在公共交通与私家车之间形成平等的路权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北京市的主要干道,比如六个环路,建立封闭畅通的快速公交系统,从而形成城市的“地上列车”,必将对运力形成极大的提高,这也是BRT系统的本意,而不是某一段或某几段路拿来做BRT。
同时,高密度的路网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道路的畅通与否,跟汽车的总量并不直接相关,根本上是路网密度的产物。北京市虽然是大环路大马路为主,但路网的密度已经大大降低。在1993年和1994年,建设部相继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一如既往地将20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士为适应汽车发展而提出的扩大街道分等学说,上升至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在实践中瓦解了老城市的紧凑空间。现在建设部的居住区规范,要求是400米×500米,且是封闭的。这等于把美国郊区的住宅小区搬到市中心,大型城市肯定要得“心脏病”。现在必须要改变这一局面,如果大型社区的道路与城市路网相衔接,矩形路网就可以形成。路网密度的增加,也会带来更多的商业以及就业机会。
在无缝对接方面,北京市的工作欠缺得更多。在那些新建的社区,汽车成了必需的代步工具,因为公共交通根本尚不能覆盖到这些地区。社区先行,交通后行,最后的结果便是不仅是每家每户都需要车,而且家中的每个人因为不同时间的出行都需要车,那一家人所需要的私家车就是两辆了,再加上限号限行,对多买车的刺激便自然形成了。交通后发还体现在对那些交通拥堵点的麻木上。北京市以前出现的拥堵,往往集中固定在一些点上,但为何这些拥堵点就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以北京南城的木樨园桥为例,它严重影响着东西向以及南北向主干道的交通速度,因为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实现最基本的人车分离,在桥上桥下,行人与车辆互相抢道,不堵就奇怪了。
在城市规划界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常识,就是从根本上说,北京市的交通问题,不是单纯的车辆问题,而是城市规划中的单中心格局的恶果,这一恶果不仅在北京,也将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一一得以验证。将一个城市人为地分成一个或几个中心,将就业功能与居住功能完全分离,人流每天进行潮汐运动,这是任何交通形式都难以承担的。
而所谓的收取交通拥堵费的举措,国际上很多城市都试验过,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而且在北京实施还有技术环节的障碍,难道要在各个环路再设路障收费不成?至于对车辆收取“空气污染税”,则更是属于那种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政策”。从中国车辆购置的税费负担来看,中国的车辆税费即使不是全球最高的——税费占车辆购置费用高达30%以上——至少应该是最高的之一。如果说税收真的可以抑制高能耗,治理交通拥堵的话,很显然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并未成为现实的神话。而且,考虑到中国很多税费改革最终都偏离了政策的初衷,甚至与政策背道而驰,沦为有关部门增收的手段和工具,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
当然,北京现在出台的举措成效会如何,究竟是治堵还是会变成添堵,其实很难预测。以限制车辆为例,很多国家的事实证明,限制居民购车属于公共政策领域最典型的失败案例。在北京公共交通滞后,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被挤到六环边缘的市民只能选择买车,而且,目前北京汽车保有量只是达到478万辆,意味着千人拥有量超过200辆,但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00到700辆的千人拥有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比道路和管理没有准备好北京进入500万辆汽车时代的,更多的还有捉襟见肘的公共政策。这次限制私人车辆,由于提前走漏了风声,导致北京车市前所未有的火爆,不到一个月销售量达到了惊人的10万辆,而很多人为了避免“被摇号”一度还彻夜在4S店排队,这是对政策本身的反讽而绝非什么奇迹。
回到北京治理拥堵的正题,笔者对于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依旧持赞赏态度,这个过程在任何时候考察,都是非常精彩的。但是,将堵车视为重大的主题,意味着,北京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一个汽车时代,这是一个好事而绝非坏事。治理交通拥堵,对于北京而言,没有任何速胜之策,重重因素决定了这只能是一个持久战,北京一定要对此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躁,不要将之视为短期目标,以免挫伤锐气,对于北京而言,如果10年之后,交通能够大有改观,那已经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