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CNTV名家专栏 >

马光远:让改革重新上路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0日 17: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网马光远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马光远 经济学博士

  备受瞩目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0日在京召开。在此之前,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就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议题予以定调,会议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的框架下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予以具体部署。

  不同于以往,2011年不仅是宏观政策告别危机,回归常态的一年,更是攸关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的“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国际经济的暗淡前景和国内不容回避的通胀压力,如何在稳定经济增长、管好通胀预期的同时,果断开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步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奠定政策基调,各界满怀期待和关注。

  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主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与之配套的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其最大的寓意在于经过两年的“特别护理”之后,中国经济正式告别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保增长为重中之重的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正常管理,积极的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实事求是地讲,以“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为典型特征的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对于确保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尽可能减少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在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避免中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同时,反危机政策的负面效应亦不能低估:其一,两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货币的投放量目前已经达到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的货币投放大国,巨大的货币投放导致物价上涨加快,使得管理通胀预期已经成为中国目前经济领域的头等大事;其二,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依旧高位运行;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债务效应”开始凸显,地方融资平台指数级扩张,债务剧增,为中国经济埋下了巨大的债务地雷;其四,反危机政策过于关注增长,对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破题和关键领域改革造成了极大的“挤出效应”。

  就此而论,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是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调,更是为“十二五”真正起航谋篇布局,既要解决中国经济的近忧问题,如通胀预期,更要解决中国经济的“远虑”问题,如发展模式的转型。收入分配改革的启动和反垄断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其历史使命远非外界所概括的“稳增长、调结构和遏物价”如此功利和简单;而是真正拿出魄力和勇气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杀开一条血路”,让改革重新上路,让“十二五”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史上承上启下,解决公共产品短缺、财富分配不均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难题的五年。

  就政策的侧重点而言,鉴于目前严峻的物价态势和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危害,形成治理物价的长效机制,切实下决心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隐患,应该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在货币政策上,应该通过综合运用包括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等工具,回收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回归“稳健”。长期而言,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本着长远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需求结构。特别是2011年,一定要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扭转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态势,在关键领域的改革上,重启国企战略性调整的步伐,遏制“国进民退”的趋势。同时,通过加快公共财政的建设步伐,改变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摆脱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避免经济因房地产投机过重而出现的“沙漠化”和“空心化”危机,在全社会形成投资实业的氛围;通过战略新兴产业等的拉动,实现产业的强势升级,使得中国经济在增长质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乃至关键领域的改革方面都取得明显的突破和进展,为中国在“十二五”真正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奠定良好的经济、法治、民生和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