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畅想蓝海 中小企潜力渐显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1日 02: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贾华斐

  博时基金养老金业务的负责人经常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项业务市场有多大?每年的增长来自哪里?

  市场的增长并不像某些专家预期的那么乐观。“养老金市场要想取得重大增长,还需要看相应的政策支持,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该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们的增长一部分来自老客户缴费增长,另一部分来自新的年金计划。前者的比例更高一些。”

  政策壁垒

  这是许多基金公司养老金业务所面临的问题:截至目前,养老金市场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资金来源于全国社保基金,以及在现有税收和社会保障体制下,企业愿意给员工建立年金计划的资金。基金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蛋糕做大的难度较大,只能从已有的蛋糕中争取更多的份额。

  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偏高。譬如,基本的养老保险费率高达28%,其中,企业缴纳20%,职工缴纳8%。再加上其他四项社会保险,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的40%至50%。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最新测算的实际承受税率,中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除了企业自身的投入成本外,目前的税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年金市场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税收规则,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而个人支付部分,却不能在缴纳个税之前扣除。 

  也就是说,企业年金需要个人在税后支付,而社保则属于税前支付项。另外,企业年金单位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约合8.3%),单位和职工合计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约合16.6%)。5%的上限并未覆盖年金缴费的最高上限,如果企业缴费超过工资总额的5%,超过部分要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列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无疑打击了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潜力巨大

  目前,大型央企占据了企业年金市场绝大部分份额。譬如,仅铁道部下属18个铁路局的年金存量就达到200亿元,涉及200多万铁路员工。约占企业年金市场总量的1/10。

  他们的招标和年金管理工作并不简单。譬如,仅北京铁路局一家招标时,中标人就包括易方达、嘉实、华夏、博时4家基金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人寿3家保险公司,中金、中信2家券商。每个年金计划还要定期进行考核,合约期满后需要根据年金管理人的成绩予以更换。

  但央企的数量有限,而且其年金新增缴费规模根据建立年金时的计划方案中的比例,由企业人数多少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难以给基金公司贡献较大增量。

  “目前有能力开始企业年金计划的多数为大型央企。很多中小企业受到专业能力、精力和财力限制,很难为职工制定企业年金计划。”博时养老金业务负责人介绍,“随着集合计划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未来中小企业年金业务增长潜力巨大。”

  为此,许多专家已经呼吁人保部允许中小企业开展“集合计划”,而2010年12月23日,人保部《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给集合年金的实现带来了机会。

  基金公司做出的类似尝试已经开始。许多基金公司都参与到受托人发起的年金计划中。上述负责人就介绍,他们已与300多家中小企业签订了年金合作计划。

  “这种计划类似于准集合年金。一般由银行、信托、保险等受托人发起,通过对产品、服务进行标准化,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某年金计划中。”上述负责人介绍,“可以打这样一个通俗的比喻,建立单一企业年金计划就好比到裁缝店做衣服,需要量身材、选布料、裁减、缝制等较多工序,这样制成的衣服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且价格较高,适合‘富人’(大型企业)。建立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就好比到商店买‘成品衣’,制衣厂(法人受托机构)按标准化流程,通过流水线方式生产‘成品衣’,人工及物料成本大大降低,价格自然比较便宜,适合‘工薪阶层’(中小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