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1日 06: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记者 赵永平

  国务院新闻办1月30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水利部部长陈雷等介绍了“三农”工作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何聚焦水利?

  54%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2.1亿亩

  陈锡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选取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突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

  陈雷表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全国仍有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钱从哪儿来?

  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

  一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投入如何保障?

  陈雷说,一号文件含金量非常高,明确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每年可以落实600—800亿元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不仅财政投入加力,更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财政资金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取社会、农民参与水利建设。”陈雷表示,文件提出加强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另外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各级政府建立水利建设资金的投融资平台,通过贴息、扶持、补助等措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调动社会投资水利的积极性。再有,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钱往哪儿花?

  突出加强五个薄弱环节,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水源储备制度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介绍,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强五个水利薄弱环节。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让全国小型病险水库全部摘除“病帽”,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解决西南等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水资源怎么管?

  划定最严格的“三条红线”,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据悉,目前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9%。陈雷介绍,针对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力争到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陈雷表示,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建立三种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2011年水利部将在重点流域和区域率先划定三条红线,提出量化指标。

  文件还提出,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负总责。这意味着,今后水资源管理的“闸门”将越收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