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4日 20: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财经国家周刊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设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31;//设置suda统计参数
《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将拉动海外人民币的信贷资金需求,促进海外人民币借贷市场的形成,并会极大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
1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人民币计价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向前跨出一步。
和以往人民币主要依靠跨境贸易、个人旅游等贸易渠道“走出去”相比,这一新规定的最大亮点在于人民币“走出去”增加了一个资本项下的流出渠道。
由于贸易结构、谈判地位等问题,尽管跨境贸易中人民币使用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贸易结算的比重只有2.35%。相比而言,在直接投资活动中,国内企业对投资货币选择拥有更大决定权,这无疑将极大地提升人民币“走出去”的力度。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约为2397亿美元,如果未来人民币计价投资占到投资存量的20%,则海外投资一项可使海外人民币跨境投资结算规模增加约3300亿元。
另外,这一新规有利于人民币从计价结算货币向投资交易货币跃升。
除企业对外投资使用人民币的规定外,《办法》还提出“银行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由于银行信贷资金是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这一规定将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的规模和能力。同时,也必将拉动海外人民币的信贷资金需求,促进海外人民币借贷市场的形成,并会极大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未来3至5年,人民币资本有可能循着企业“走出去”投资-银行信贷资金参与-银行“走出去”的路径流出,形成从实业资本流出到金融资本流出的转化,从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层次和水平。
因此,新规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围和路径上看,《办法》的颁布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从“小循环”到“大循环”。目前海外人民币主要沉淀在香港地区,截至2010年11月末,香港的各项人民币存款金额达2795.97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的82%。但沉淀于香港的人民币资金除了用于与内地的定价交易外,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易较少。也就是说,香港只能与内地形成人民币的“小循环”。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放开后,将会激发出人民币在其他海外地区的需求,进而带动香港的人民币资金广泛地流向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使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吞吐人民币资金的功能得到真正发挥,形成人民币的海外“大循环”。
第二,贸易、投资双驱动。人民币用于非金融海外投资,不仅意味着投资的人民币资金最终仍将用于国际贸易,购买实物资产或商品,从而增强人民币贸易结算计价的功能。而且,随着人民币计价贸易结算量的增加,也会增加海外人民币资金的沉淀量,为人民币的海外投资提供充沛的资金来源。两者相互促进,使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
国内金融业要把握好这一政策机遇,做好战略部署,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是与中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的海外投资项目,尽量选择以人民币投资。以人民币进行海外投资,可能存在货币错配风险,如果项目产生的收入以美元或当地货币定价,则人民币与美元或当地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将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水平。因此与中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的能源、原材料等产品返销中国的投资项目,由于销售收入仍以人民币计价,基本不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应尽可能选择以人民币投资。
二是人民币海外投资要侧重于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维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格局,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为有利。从长远看,决定一国货币汇率水平的基础,是其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海外并购,应着重于获取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在人民币走向国外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长远地位夯实基础。
三是要加强资本流动的监测。人民币资本的流出或流入,将越来越受利率的影响,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差距,可能使资本流出或流入的转换更为频繁,监测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难度将大为增加。为此,应强化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检测体系建设,防止频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对国内市场造成不利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