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走马重庆和田市场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06: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 官方微博 var tblog_skin=6;//设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31;//设置suda统计参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作者:孔伟

  春节前回了趟重庆,顺带走马观花考察了一下老家的玉石玉器市场。

  父亲生病住院那家医院的院长是我大学同学,在我向他表示感谢的酒桌上,他的一位朋友听说我懂点玉,便约了时间地点,拎过来20多件玉件,让我帮他“掌掌眼、把把关”。玉件铺了满满一桌子,一眼看去,白里略带黄或者带点绿色的牌子、小把件居多,大都是典型的韩料,并且是清一色超声波“机器工”雕件;另有两件青海料的把件,白度还过得去,但玉质显得比较“水”不说,雕工也很粗糙,明显的“学徒工”,市场价也就几百元的样子。总体来看,都是一些不怎么入流的低档货。

  同学的朋友让我给估一下价,也就是给个比较合理的市场参考价位,以便让他选购其中的几件时心里有个底,别稀里糊涂让人给宰了。 “黄金有价玉无价”,和田玉玩家最怵的就是给别人估价了,实在迫不得已也只好往高估,尤其是别人已经上手的东西,你要是估价低于人家的买进价,兴冲冲拿着玉件来请你估价的人心里好受才怪;即使尚未获得“所有权”,倘若估价偏低,对方也会认为“就你的东西值钱,我拿来的都是垃圾?”而心生不爽,破坏了融洽的气氛。没办法,咱也不得不“随俗”,将韩料牌子估至500~800元一块,而实际上我能够拿到的价也就300~400元左右;小把件则估价在千元附近。饶是如此,同学的朋友依然一脸的愤怒,不过好在不是冲我,而是针对货主的报价:“把件开价都是两万,牌子也至少在2000以上!这是做生意还是打劫啊?!” 发泄完毕,他又很快兴高采烈起来:“也好也好,你这一掌眼,免了我上一大当,晚上我请客,满庭芳搓一顿!”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一趟位于中兴路的古玩市场。不大不小的卖场里人气十分淡静,说卖家远比买家多一点也不过分。转悠了一圈,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各地古玩市场上常见的大路货,岫玉、玛瑙甚至一些杂石仿古做旧的东西比比皆是,翡翠也以B货C居多,而真正和田玉、翡翠A货的东西却比较罕见。确属软玉范畴者,也以韩料、青海料居多,俄料已不多见,更别说籽料了;A货翡翠也主要是一些“砖头料”雕的大摆件,开价还不低。一两个小时逛下来,只看见一块籽料原石,皮色还有二上嫌疑;另有一件籽料雕件,但雕工差,玉质僵,棉也多,几无可取之处。

  同学提议再去位于解放碑的一家大型商场看看,说他之前曾经去“参观”过,那里的和田玉件应该都是精品,当然价格也不菲。

  这里确实有真正籽料的和田玉件,但仍属寥寥,价格则高得出奇,一个小小的挂件开出几万甚至十来万的价码稀松平常。即使是一块于田料挂件,也就30来克的样子,连我那不懂玉的同学的朋友都看出“颜色不自然”了,标价却仍然达到5位数。再看手镯专柜,韩料镯子最少也近万一只,高的则近3万;青海料的白玉手镯则在5万以上了,真正和田山料的手镯却不见踪迹,当然也就不再奢望见到籽料镯子了。同学看上一个俄料的全糖色小把件,一看标价,即使打6折也在4000元左右。转头征询我的意见,我一句话让他吃了一惊:全糖的把件?我回深圳后给你寄一件过来,送你了!

  看完林林总总的“精品”,同学的朋友恍然大悟:呵呵,原来那家伙是参考大商场的价位报价的啊!相比这里,他的开价算低的,这大概还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难怪他那么放心地把一堆东西交给我带回家里挑!

  一个直观的印象是: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市,重庆的和田玉市场却比较萧条,尤其是中档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所谓高档市场也只是价格虚高而已,货品却顶多能够达到中档水平;不管哪一个档次的籽料均属鲜见,偶有的几件籽料雕件价格也在天上飞。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妨将我的“考察报告”递交一份给在古玩城做玉石生意的朋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到重庆开拓市场。从我得到的供求信息来看,只要货真,其交易量和利润恐怕远胜北京、上海、深圳等玉石玉器市场较为发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