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粮油食品价格后市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11: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国际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近期粮油价格涨幅明显,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中国的面粉零售价格上涨了8%,较去年同期上涨16%。同时联合国上周发布的报告指出,其编制的一项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刷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粮价“涨声”再起,我国粮油食品价格后市何去何从?

  笔者认为,这是在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结果。国内因素对粮油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求关系上。一方面,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降雨量大幅低于正常水平,而目前旱情仍在继续发展。冬小麦约占中国小麦总产量的95%,尽管目前冬季旱情尚未影响小麦生产能力,但产区干旱天气或将持续的可能令市场普遍担忧2011年度国内小麦供应风险。另一方面,因春节期间对粮油需求较为集中,短期供需偏紧格局为粮油价格上涨提供充足理由。

  除中国外,在其他一些小麦主产国,供应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严寒天气在影响冬小麦生长的同时,也妨碍到粮食的运输。而澳大利亚的小麦生长则连续遭遇洪水、干旱和气旋等恶劣天气。同时,随着埃及局势有所缓和,来自中东的小麦大买家开始重返国际市场,埃及向来是全球市场的小麦购买“大户”。小麦作物的严峻形势吸引基金大举挺近农产品市场,在供需矛盾及资金的共同推助下,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近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针对这种局面,我国紧急部署,积极应对,在保障国内供应的同时,确保粮油价格平稳运行。

  国内粮油供应相对充裕

  据农业部通报,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创历史新高,是建国以来连续7年增产,且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同时,为切实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在保持粮食产量稳中有增的同时,国内每年都会进行一定量的粮食收储。如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地收储大豆及油菜籽。到目前为止,有国家专项储备大豆150万吨,油菜籽155万吨。临时储备大豆和油菜籽各约600万吨。此外,中储粮在2009年收购小麦4000万吨以上,2010年收购小麦约2300万吨,加上历年库存,目前剩余约超3000万吨,保障国内供应游刃有余。

  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

  近几年,由于劳动力、生产资料、运输费用等成本的攀升,农业生产效益下降。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国家自“十一五”开始不断提高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据统计,2010年,稻谷和小麦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最低收购价比2005年提高25%至40%。针对当前冬小麦旱情,在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出台十项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再次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其中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此外,临时收储价格也在逐步提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粮食局等部门在全国25个省(区、市)对8个主要粮油品种进行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并在各地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从而为合理确定价格水平提供了可靠依据。如2008年大豆收储价格为3700元/吨,到2010年价格已抬高至3800元/吨。油菜籽2010年收储价格为1.95元/斤,较2009年每斤提高0.1元。预计2011年粮油各品种临时收储价格仍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1亩水浇地的收益是1亩旱地的2至4倍,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到关系经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要求“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凸显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扶持。此外针对生产成本攀升,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继续实行各项化肥生产流通优惠政策和价格,维持化肥价格的基本稳定。以保证春耕化肥供应,促进粮食稳产增产,间接稳定农产品价格。

  抑制农产品价格非理性上涨

  在进入2011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央行已分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各一次。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且活期利息也自0.36%上调至0.4%,是2008年11月以来的首次上调。笔者认为这是国家稳定物价,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表现。更是对当前农产品价格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出现非理性上涨的阶段性调控。

  由于粮油品种间存在较强联动性,且品种之间存在种植面积之争,因此现阶段在小麦干旱的利好推动下,整个粮油市场价格均有不同幅度涨幅。但综合以上分析,后期随着国家各项措施的有序施行,以及国内供应充裕的基本保证,粮油价格走势将逐步回归常态。但另一方面,随着各种成本的攀升,农产品价格将呈现刚性上涨趋势,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于粮油价格后期走势,我们应维持高位平稳运行的观点。

  作者: 姜兴春 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