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化工区治污须再敲警钟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4日 01: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在江苏省响水县,一则“化工厂爆炸”的谣言,竟然导致万余人逃亡。据悉,当日加入出逃大军的人涉及4个乡镇的30多个行政村。在逃离过程中由于拥堵,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4人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悲剧。许多人在指责,“谣言之害猛于虎”。确实如此,如果不是谣言的迅速传播,那么也就不会导致相当数量民众的恐慌,更不会有人员伤亡的惨剧发生。目前,警方已经拘留数名涉嫌传播谣言的犯罪嫌疑人。

  回顾这个事件时,人们也很惊奇,30多个行政村的村民何以如此盲信传言,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争相离家出逃?这就跟这些村民所居住的区域有关。他们均居住在陈家港化工园周围,平日对园内化工企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有所耳闻,有人还受过污染之害。

  从这个背景可以看出,响水悲剧的根源在于化工区周围民众对化工企业潜在的污染事故怀有恐慌心理,这种恐慌心理往往也有过往的经验与事实为佐证。据报道,陈家港化工园内近年里就出过两起较大的安全与污染事故,因此,一旦有相关谣言传开,便很容易信以为真,出于逃生本能,上万人弃家出走也就不奇怪了。

  响水县的这起悲剧,值得检讨之处不少。比如,政府部门针对谣言传开之后的应急管理就不到位,没能及时公布真相,宽慰人心;又比如,生活在化工园区周围的民众逃生知识与安全知识普及也相当不够。不然,偌大一片土地上,又何至于为了急着逃生而发生交通事故呢?

  当然,更值得检讨的,仍旧是当代中国无可回避的重大难题——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在陈家港化工园周围一些民众的眼里,园内化工企业不仅释放出了难闻的工业气味,更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人身危害。“化工园区就像身边的一颗炸弹”,当地村民说出的这句朴实的话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问题。

  化工产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这个产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这一点没有疑义。同时,化工产业也不等于高污染企业,简单地将化工企业与高污染之间画上等号,不客观,也不公平。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我们也要看到,当下许多的化工企业,特别是成片开发的部分化工园区,确实与污染问题紧密相关。

  尤记得2009年3月,响水县所在的盐城市曾发生过一起惊动全国的市区断水3日的事件。这起事件,就是因为一家化工企业的胡乱排放所致。在这起事件的背后,正是盐城以“化工立城”之困。其实,不独盐城市区,化工产业困扰当地环境的问题,还较普遍地存在于该市所辖的一些县域。响水便是例证之一。

  延伸出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围绕着各地化工园区的污染投诉,可谓不胜枚举。近些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化工园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与改善。但是,在部分化工园区,化工企业污染周边村庄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一些村民很悲愤,在家乡的土地上,经济虽然发展了,却已无法平静地安顿自己的一个小家。

  化工园区的污染之困,原因出在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不惜降低治污标准;二是一些地方在承接发达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时,不顾“高污染”这根高压线,盲目承接;三是少数地方政府对于进入化工园区的化工企业,监管不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民众投诉,也是敷衍了事;四是部分企业为利润计,不顾及员工及周围民众健康,随意降低治理标准,等等。

  说到底,种种饮鸩止渴行为的出现,是人的问题,而不只是因为化工企业的属性。如果化工企业按照环保标准行事,如果政府部门按照规章执法,那么,诸多化工园区定然不会成为民众心里不定时的“炸弹”。换言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全依赖于人的选择。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摆在眼前:众多化工区的治污问题,还须再敲警钟。民众的健康决不能让位于企业的利润,否则,地方经济再发展,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但愿此次响水的悲剧,能唤醒一些人麻木的认知。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