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评论:连续降雪相当于加息 需谨防粮价上涨压力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4日 08: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13日清晨,华北黄淮等地普遍降雪,这是继9日至10日后的第二次降雪。据气象预测,14日雨雪天气短暂停歇后,15日至16日将再度卷土重来。

  显然,就像有人认为进入了加息通道那样,华北黄淮地区进入了“降雪通道”,令人高兴。实际上,这两次降雪,加上即将到来的第三次降雪,跟加息还真有一定的关系。连续降雪使旱情小有缓解,进而农作物涨价预期稍有缓解,导致未来通胀压力缓解……于是,笔者得出了不甚严谨的结论:此番连续三次以上的降雪相当于一次小幅加息。

  2011年开年时分,气象的戏剧性变化,让我们领教了天气与通胀紧密而又直观的联系。同时,又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天气这一重要因素的重视。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目前似乎有这几种情况需要厘清。

  首先是干旱对华北、黄淮这样的小麦主产区的影响到底多大?旱情之严重是明摆着的,但是实际干旱面积有多大需要弄清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八个主产省冬麦受旱面积11595万亩。那么,这些统计数字有没有问题?由于国家对受灾地区是有补贴的,水灾旱灾等灾情被夸大的情况在往年并不少见。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受灾面积的准确统计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和宏观调控的力度,没有准确的基础数据,宏观调控也是盲目的。更重要的是,目前国际炒客正以中国旱情为题材炒作国际谷物价格,如果一些地方夸大了旱情,免不了为炒客们所利用,反过来将推高国内粮食价格,加剧国内通胀。2009年2月份国家出台了抗旱条例,针对虚报瞒报旱情灾情,明确界定了其中的法律责任。但这次抗旱过程中鲜有人提及对此的监督。

  其次是这次旱情在通胀全局中扮演什么角色?最近有一种声音认为,只要控制住了流动性,减少了货币发行,就可以控制住通胀,其他问题都不重要,因为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的,这话很对,甚至弗里德曼还说过:“许多现象都可以使通胀率发生暂时的波动,但只有当他们影响到货币增长率时,才会发生持续的影响。”在通胀形成的过程中,“货币数量的作用是主要作用,产量的作用是次要作用”,等等。这是说货币数量在通胀形成中的主导作用,但是,不能用一种重要性去压倒另一种重要性,也不能以理论的简洁去代替现实的复杂性。抗旱保粮是对付通胀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2011年反通胀的第一个战役。目前既要继续严控货币发行,又要将粮价上涨压力尽量消除。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应当并行。

  三是这次连续降雪对旱情意味着什么?虽然每次降雪量都不大,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在时机的选择上,小雪来得恰是时候。因为冬麦在冬季处在冬眠期,不大生长。它的拔节、抽穗和灌浆等生命过程都在节气转暖之后。眼下正处在小麦从长长的冬季苏醒过来,几番降雪,加上利用此时的云层开展人工降雨,对冬小麦的生长是一次恰到好处的帮助。当然,此番降雪并没有覆盖受旱的全部地区,抗旱保粮仍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