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记者 高超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昨日证实,根据最新的消费结构统计情况,统计局启用了新的CPI统计方案。鲜祖德强调,新的统计方案更客观,但不存在拉低CPI的情况。证券界人士认为,由于近年来食品价格一直是推高CPI的最大动力,经过此次修正之后,CPI上行的压力会大为缓解,“猪肉涨价引发加息”之类的情况会有所减少。
CPI结构修正 有助缓解通胀预期
可靠消息称,更新后的CPI统计方案将随一月经济数据一同公布。据本报记者了解,在新的CPI权重构成当中,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方面的权重上升,食品的权重出现下降。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升CPI进而引发严厉宏观调控政策的现象不时发生,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独有的一道风景线,但这种看似“深奥”的反馈链条却越来越受到诟病。
“猪不生仔靠加息来治”的原理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头雾水,而其背后潜藏的深层次诱因在于“管理通胀预期”。如今,CPI结构得以修正,变化剧烈的农产品价格对CPI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多位受访的投资界人士均认为,短期内,这对证券市场上的通胀预期有缓解作用。
看清大趋势 谁也逃不掉的通胀
虽然CPI的结构变了,短期内的数据或许会有些“低于预期”,但笔者要提醒投资者,通胀是一个长期的大趋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副产品,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从成本推动的角度看,国内低端劳动力的无限供应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廉价商品畅销全球的局面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加大生产企业的成本,企业最终不断试图向终端消费者进行“转嫁”。
其次,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步入成熟期,企业实体广泛采用的竞争策略也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市场上经过精心包装的高价“差异化商品”日益增多,而质优价廉的“大路货”却越来越没有厂商愿意生产。记者在日常的调研中对此有深刻体会,比如阿胶的价格两年可以涨几倍,原先一两块钱就可以搞定的低价抗病毒和感冒药正被越来越多靠巨额广告树立起来的同质化“新药”所取代。这种因企业追求高效益而引发的定价策略调整,正在各行各业蔓延。笔者认为,这才是今后通胀最大的推手。
通胀对股市有时也是利好
我们也要看到,通胀对证券市场并不完全是利空。近期股市在对“1月CPI将创新高”的预期做出充分消化之后大幅放量上攻便是例证。说通胀的好话,需要一些勇气,但事实确实如此。
其一,通胀环境下,包括居民储蓄、场外炒楼资金在内的各路社会游资需要避险,在房地产市场看不到空间的情况下,股市似乎成了最大的出口。
其二,物价的上涨在各行各业上下游之间传导,企业的名义销售额被通胀虚增。比如原先卖一吨棉花才能收回的货款现在只要卖半吨便完成任务。对于那些处于毛利扩张阶段的企业,价升量增的美妙格局只有在通胀的环境下才会发生,而这正是大众投资股市所梦寐以求的标的。
当前的股市上涨,与通胀也许没那么多关系。但请记住,CPI已成浮云,不要再迷恋低通胀。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