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社论:地卖完了我们老何所依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7日 07: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时代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就在中国GDP超过日本,坐上世界第二的位置而振奋之时,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最近的上海两会上说的话让人感叹:“跟公务员相比,社会上有很多收入很低的群体,比如退休工人,他们的退休金工资水平是很低的。我们上海退休工人每月1800元,低于北京水平。”

  根据《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的数据,上海新房的均价已高达19168元/平方米。在上海这样高消费的城市生活,1800元的月工资实在令人不得不为上海的老人们揪心。

  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便是这样低标准的社会保障,上海市的社保依然出现了巨额亏空。上海市财政局一位官员对媒体透露,上海的社保基金年年有窟窿,而这个窟窿还不小,特别是这些年来,每年的亏空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收少支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上海社保每年亏空上百亿的新闻,具有巨大的警示意义:

  首先是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根据老年事业白皮书的统计,201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近13%。至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一方面是领取退休金的人数越来越庞大,另一方面却是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急剧减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1997年-200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持续九年走低,已从2574.1978人降低到1694.5201人。1997年进入小学一年级的人口,到今年刚好是21岁左右的新增劳动力,但这一年龄段的劳动力将在今后的八年内减少34%。

  很显然,将面临严重养老问题的不只是上海,全国范围内都会在未来几年面临像上海一样的社会保障困境。对于一直依靠数量扩张、依靠吃劳动力人口红利而维持高增长的中国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实际而巨大的考验。

  其次,我国广泛存在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分配不公的问题。尽管目前国家公务人员和事业人员不用缴纳社保,但却享受着高退休金待遇。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双轨制”养老制度,企业退休养老金与在职收入差距明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往往是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1/2到1/3。本来总额就少,分配的不公更加重了弱势群体的困难。

  社保领域的腐败亦是原因。社保基金的管理频繁出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社保基金违规金额庞大,部分违规资金至今不能收回。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腐败案正是涉及了社保基金。

  上海社保年年出现的大窟窿,由什么钱来补呢?上海正酝酿从国企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当中提取一部分来充实上海的社保基金,从而改变目前仅通过财政支出来填补社保窟窿的局面。

  2010年,上海卖地收入高达1417亿元,国资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796亿元,从中拿出上百亿来填补社保的窟窿似乎不是难事。但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提,将卖地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福利保障房建设。用这部分钱来填补社保的窟窿,会不会出现是拿老百姓的福利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另外,让社保依赖于卖地收入,会不会给地方政府推高房价的动力上再加一把劲?还有,卖地收入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地卖完了,我们将老何所依?

  再说抽取国企利润的问题,会不会再次促进“国进民退”?另外,对于一些垄断国企而言,让他们出钱,其实也就意味着垄断产品涨价,这笔钱,最终还是得由老百姓承担。与其让国企多交利润,不如把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卖掉,既有利于市场秩序的正常化,又能有更多的钱用于民生保障。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填补社保亏空,一个可行的办法应该是让财政分配的天平多向民生保障倾斜一些,要挤出资金,更应该是在减少政府支出上下功夫,从以往庞大的行政管理费用和“三公”费用中挤钱,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