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东边不亮西边亮 房企融资花样多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8日 07: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

  面对着银行、证券市场对房企融资的持续收紧,2011年房地产企业融资状况如何?一位中型房地产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东边不亮西边亮,新的房企融资模式正在集中爆发和快速蔓延。”

  该企业总经理表示,一方面,不论信用状况多么优越,今年房企都很难从银行贷款,但是转而又说,“今年我们还是打算借用银行的钱来投资开发房地产,向银行‘曲线贷款’。”

  “曲线借贷”如今在房地产行业已不是新鲜事。曲线贷款最常用的手法是物色另一个非地产行业企业,然后由房地产企业为非地产企业提供担保,向银行贷款;而所取得的贷款,再转借给房地产企业,由房地产企业支配使用。同时,他又表示,“曲线借贷”可能会涉及到资金的违规使用,但是对金融系统以及房地产企业来讲,风险不大,因此房企都乐于采用这种方式。

  向银行曲线贷款,必须处理好与银行的关系,但是民间中介公司,却向所有的房企敞开大门。现在全国各地不仅是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担保公司、借贷公司,以及经纪公司都很发达。据说,一个中等城市,这类公司多则上千家,少则数百家。

  另一家地产公司负责人说,“想借钱很方便,几乎每天报纸上这类中介公司都有密密麻麻的一整版广告,随便找几家就行,当然利率肯定是要比银行高多了。”

  虽然这类中介公司规模并不大,一般只能提供一至两个亿资金,但是这类公司数量众多,而且开发商多数信誉好,有抵押物,因此开发商可以找到多家担保公司同时贷款。“假如一个中介公司提供两亿,十家公司就有二十亿,解一时之急足够了。”

  据了解,中介公司对向房企发放贷款比较放心,相比借款给其他的行业或者公司风险更小。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融资渠道,但一旦风险爆发,其连锁反应不可小视。

  实际运作中,向房企发放贷款的资金并非自有资金,有相当部分是吸收当地居民的存款。这类中介公司,通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方式向民间吸引存款,又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方式向企业发放贷款,赚取利差。一旦企业无法偿付贷款,那风险就会爆发。

  合作开发也是一种融资方式,某房地产代理公司总经理更青睐这种方式。“地产公司有地缺钱的时候,可以找一家企业合作开发。现在土地是稀缺资源,找合作方并不困难。”

  合作开发的合作对象不仅有建筑商、其他的地产公司、一般性经营企业,甚至也包括富有的个人。“其中,与建筑商的合作最为简单,由地产公司出建筑用地,建筑商垫付建筑成本,然后再联系一家专业的房地产销售公司。”

  此外,并购也越来越普遍,有一些小的开发企业面临着资金困难,甚至连在建工程都难以维系时,资金充实的开发商就会选择趁机买入。在某些二线城市,甚至有地产商放缓了自己的项目开发速度,全力“围剿”本地区难以维系的地产项目和地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