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8日 07: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2月17日)一大早,宿迁市便下起了大雾。此时,在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经营着日加工量达百吨的楚王精米厂总经理沈浮,心情也蒙上了大雾。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沈浮的办公室时,他正蜷缩在办公室里间的床上。“收不到米,没什么活干,现在白天只能打盹了。”他无奈地说。
无独有偶,宿城区三棵树乡百姓米业一位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自己的米厂已几个月没开工了,“现在加上我,也就是三四个人每天在这里,以前会有粮贩过来送粮,自己也会到村镇里收粮,而现在收购价太高,农民和粮贩都不愿卖,我们快经营不下去了。”
宿迁市国家粮食储备库经营科孙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不是水稻的收获季节,收粮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这个储备库正在陆续出库小麦,水稻也会适时投向加工企业。”
水稻价格稳中有升
虽不及山东等地小麦价格的一路飙升,宿迁市水稻价格也是“稳中有升”。
“春节后水稻的收购价格上涨了4%,小麦上涨了2%,现在我们这里杂交水稻的收购价格是1.22元/斤,春节前是1.18元/斤。”孙科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在宿迁地区,水稻收购价格从去年4月就开始上涨。孙科长说,“去年这个时候,杂交水稻和优质杂交稻的价格是1.02元/斤和1.08元/斤,如今普遍上涨了0.2元。”
沈浮表示,今年水稻的质量不如往年,“水稻收获是在去年10月份左右,当时虽然没受干旱的影响,但去年雨量过大,导致水稻质量不好,原先每一百斤水稻可以产出六十七八斤大米,今年只能产出六十四五斤,米源少了,价格自然上涨。”
宿迁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办公室唐主任对记者分析,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导致粮食收购价格攀升的重要原因,“种子、化肥的价格都在涨,劳动力成本也在涨,再加上现在干旱对今年小麦歉收的预期,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现在的价格。”
双庄镇一家负责人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刚加工出了一批大米,去年底晚籼稻的收购价和出厂价是1.19元/斤和1.65元/斤,“现在的价格是1.23元/斤和1.68元/斤,收购价涨了4分,出厂价才涨了3分。”
粮商粮农囤货待涨
昨日上午10时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宿迁一家米厂门前遇到了前来送粮的粮食收购商赵先生。家住三棵树乡的他是地道的农民,家中有近10亩土地,且有一辆时风牌汽车,此时,他正拉着满车的稻谷到米厂。
“我们村的农户每年就是种粮,很多人没有交通工具,运输不方便,所以我就统一从他们那里收过来,然后和米厂联系。”赵先生说。
但他认为这个行当并不赚钱,“尤其是从去年秋天收获以后,粮价开始上涨,我们从村里收粮的时候成本就不小,米厂又希望尽量便宜,再除去运费,剩不下多少利润。”
“现在粮价在涨,谁不想卖个好价钱呢?”赵先生坦言,现在基本上家家都有粮食,“现在我自己还有7万斤粮食存着,今天送粮是因为我和这个米厂的关系好,否则我最早也要在下个月才开始联系厂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赵先生这样的粮商手中,大多存有5万~10万斤粮食。
多家米厂负责人及上述孙科长均向记者证实,有很多农民和粮商存在惜售待涨的情况,导致“粮食不好收”。
双庄镇双庄米厂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个农户手中的粮食可能不多,但累加以后就会成为一个比较巨大的数字,“存有10万斤稻谷的粮贩子相对少一点,但是有五六万斤的人是挺普遍的。”
赵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每天都在外面跑,“希望能从农户手中再多收一些稻谷,4月底基本上会达到粮价最高峰,我想在这之前多拿一些。”
中小米厂开工率不足
当记者走进双庄镇一家米厂时,一辆卡车正停在大门口整装待发,一位员工指着场地中央整齐排好的50斤一袋的大米说,“这是昨天夜里刚加工出来的,一会儿就装车运走。”
该厂负责人蒋先生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疲倦中带着一点欣慰,“这是我春节后做的第一笔生意,这是20多吨大米,今天下午就会运往山东临沂。”
当被问及下一单生意何时到来时,蒋很无奈地表示“不知道”,“我们的日加工能力是80吨,但是能收一两万斤就不错了,这是近一个月第一次开机,包括我在内的周边十几个米厂每年的开工率也就是20%。”
“我们的利润也很低,这批晚籼稻的进货价是1.23元/斤,加工后的出厂价是1.68元/斤,每100斤稻谷能出来66斤左右的大米。而且我们只能在晚上干活,现在工业用电的电价太高,白天一度电是1.3元,晚上不到四角钱。”蒋告诉记者。
在与蒋先生相隔十几公里之外的楚王精米厂,总经理沈浮也告诉记者,只能在晚上开工,白天干活的话是不可能承受的。
“我的工厂有40来个人,现在每天到这里的也就是七八个,因为没活干,”沈浮也表示,“过几天可能会有一批从连云港拉过来的100万斤稻米,进货价是1.16元/斤,但这不是新米,质量怎么样还不知道。”
孙科长告诉记者,现在米厂的加工利润的确不高,一些竞争力弱的米厂的确存在开工率不足的情况,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米厂会好一些。
虽然不便透露具体的库存情况,但孙科长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储备库有中央储备粮、市级储备粮和自营粮,库容是10万吨,现在的库存状况良好。如果市场情况不好,我们会适时将一部分储备投向市场。”
宿迁市粮食局还于2月15日开展 “2010年度农户稻谷产销存情况调查”,调查时点为2月20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010年稻谷产量、新稻上市以来已出售数量、当前稻谷库存数量、库存中可出售稻谷数量,并将粳稻品种作为调查重点。
背景资料
水稻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
每经记者 何珺 发自北京
在“战通胀”的大环境下,2011年以来稻谷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预期大幅上调,使得业内对今年的稻谷产量,尤其是东北粳稻种植面积的继续增加更有信心。
但对粮食企业来说,原粮收购成本的提高和零售终端的物价管控,可能将是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2月9日,国家宣布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0.09元、0.10元、0.23元。
“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的幅度比业界预期的要高,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的提幅分别为9.68%、10.31%、21.9%。”中华粮网研究员孙忠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2008年起,国家逐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09年三种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均提高0.13元/斤,2010年则提高0.03元~0.1元/斤。
不仅纵向比较增幅惊人,和同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幅相比,稻谷也有绝对优势。此前公布的2011年产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比2010年每斤提高0.05元、0.07元和0.07元,单品种最高增幅为8.1%。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粳稻的提价幅度创下历史新高,为21.9%,大大高于去年的10.5%。另据国家粮食局14日发布的消息,2010年我国粳稻供求偏紧。
他还表示,由于2011年我国将面临较大的通胀风险,此前普遍预计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提高会比较慎重,而这次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提幅之大说明,国家对通胀可能导致种粮成本的提高具有超前预估。
“尽管最低收购价增幅明显,但仍低于目前的市场价。”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广柱表示,黑龙江地区的粳稻收购价格已超过1.3元/斤,今年黑龙江当地的稻谷播种面积将增加300多万亩,单产水平将保持稳定。
孙忠担心,今年粮食企业将会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在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以及通胀预期的影响下,原粮收购价格及经营成本必然提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不会放任大米价格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