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8日 22: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近日,国土部开始部署清查增减挂钩试点整治工作,通过自查清理、检查纠正、抽查等方式,处理农民因为此政策“被上楼”的问题。这是中央关心农民切身利益所采取的纠错举措,是值得农民群众拍手称快的。
各地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热衷于拆房子、建房子、卖房子,大规模开展“拆村”运动,并不是说不该拆、不该建、不该卖,关键是看在怎么拆、怎么建、怎么卖。
如果拆了房的地不复垦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又没有增减挂钩指标或审批,一切擅自而为,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其实质却在借改造和发展之名与农民争利,是彻头彻尾地置国家大局与人民利益于不顾。
明明国家政策规定:“挂钩试点工作应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 “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要对集体和农民妥善给予补偿和安置”;“未经整体审批的项目区,不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无挂钩周转指标的地块,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但一些地方在执行中竟毫无原则可言,不仅不保护耕地,而且不保障农民权益;不仅大拆大建,而且强拆强建;不仅严重突破挂钩指标,而且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仅违背农民意愿,而且让农民“被上楼”。
更有甚者,为了更多的腾出土地,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将农民强迫集中到高楼大厦里,致使农民种田耕地极其不便,无法养殖牲畜,有的农民干脆在自家的阳台上养鸡养羊。对于这些实际情况,难道有关施政者就没有看到听到吗?
我想不然,不是没有看到听到,而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没有真正把农民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那又把什么放在了首位呢?
根本上说,有的地方或是盲目追求GDP的思想在作祟,有的地方或是土地财政的现实需求在作祟,还有的地方或是为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奢求在作祟。总归一条,并不是为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着想。
其实,一些地方违规操作的出发点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是为了谁,当地老百姓心中有数的很。这些违反国家政策和不顾百姓利益的做法,虽然到处一派繁荣景象,但从根本上说并未践行公平正义和包容性发展的执政国策。
当下,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2006年以来各地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及以各种名义擅自开展建设用地置换等情况,进行清理检查。这让农民群众看到,农村发生的大小事情不是没有人管,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不是没有人过问的。
但我们也要建议,既然要清理检查,就应该不走过场,不图形式,要在各地自检自查自纠及听取各地情况汇报的同时,广泛听取各地农民的呼声和意见,正所谓知错即改,首要的条件是要知错,若有错不知,又哪来的改正呢?
农民的切身利益无小事,何况“被强收”、“被上楼”的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