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李丽
507
2011-02-21
李丽
就如北京房市“限购令”一样,澳门奶粉“限购令”也同样吸引着国人的眼球。澳门卫生局要求本地奶粉代理商注意澳门本地的供应量,避免一次性出售大量奶粉,视情况为本地居民作适量预留。无独有偶,部分香港家长已经开始在网上发动了一起 “历史规模最大”的联署行动,呼吁特区政府对内地游客开征“奶粉离境税”,并要求征税数额是奶粉原价的10倍。虽然这一行动没有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但足以看出内地游客在境外购买奶粉的举动已经足够疯狂。
为何内地的年轻父母们要不辞辛苦去境外购买奶粉,或者想方设法求人从境外带?有人形容说,为了这些境外的奶粉,很多年轻的父母甚至到了“哀求”的地步,真有些“惨不忍睹”。
这其中的原因与中国近段时间爆出的多起奶粉事件不无关系。刚刚爆出来的“皮革奶”事件,之前发生的“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奶粉致婴儿性早熟等多起奶粉事件让人想起来就头皮发麻。这些事件的背后却是中国食品安全的令人“心寒”。虽然政府一再示要保证中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但是在信心重建的过程中,五花八门的奶粉事件层出不穷,使得好不容易建立的信心一次又一次崩塌。而政府在这些奶粉事件中的表现也使得公众无法相信内地奶企之余,也对政府无法建立信心。
在2008年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事件中,国人掀起了声讨“三鹿”的滔天巨浪。然而,时隔一年半,直到2010年3月,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才发布消息称,问题乳粉已全部采取高温焚烧、垃圾填埋等方式予以销毁。这一年半的时间内,有多少三聚氰胺的乳粉会进入中国的家庭之中?我们先不过多埋怨,毕竟政府部门的工作环节很多,涉及的企业和人员也很多,总是需要时间来处理。但是,为何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关三聚氰胺的话题仍在继续?公众不得不怀疑三聚氰胺乳粉是否真的已经销毁干净。更让人不解的是,在2010年颁布的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的关键内容,居然是“企业自检三聚氰胺”!
除了政府监管的“慢半拍”和推脱责任之外,内地和境外奶粉的标准差异也导致很多年轻的父母奔赴境外购买奶粉。这就是为何国内市场也有国外品牌的奶粉,却仍无法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澳优的一位高管介绍,境外奶粉的标准一般要高于我国的国家标准,很多受争议的原料绝不会在境外的奶粉中出现,而内地市场的国外品牌的奶粉则很难保证这些原料是否添加。
除此之外,国外奶企与国内奶企的进入门槛相差巨大。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公司进入乳制品行业之前会有非常严格的审查制度,审查通过后会颁发许可证,只有具有许可证才能进入生产领域。而在我国,进入这个行业的标准与成立一般的公司并无很大区别,准备好几十万的企业注册金和厂房基本上就可以生产了。然而,一旦产生巨大的危害后果,这些企业宣布“破产”,饱受侵害的父母和孩子却无法得到相应赔偿。而这些企业老板在破产之后,换个名字,依然可以“从头再来”。这就是为何奶企问题频现的根源所在。
近期去境外购买奶粉的人数多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内地物价上涨,去香港和澳门购买奶粉实属 “物美价廉”。
总之,在这场境外奶粉抢购事件中,那些低三下四,想尽办法购买安全奶粉的父母们不应该得到谴责,谁都想自己家的宝宝安全。而状况频出的内地奶企,和对这些奶企具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是否该深思一下接下来中国内地奶企该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