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9日 12: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卢远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仅一年,这是当前私募界的真实写照。
自2008年至2010年,私募榜单都体现出“年年岁岁榜相似,岁岁年年名不同”的特征。以2010年前十大榜单为例,只有尚雅投资曾进入过2009年的前十,其余均为新近涌入。而2009年的十大英雄榜,成绩好的落在五十名外,业绩不佳的甚至在五百名之后。
曾经的冠军,在下一年沦落至排名靠后的位置,市场将这种现象成为“奥斯卡魔咒”。是什么原因,导致私募界连续三年出现榜首和榜尾大挪移的现象呢?
排名走马灯
“年年岁岁榜相似,岁岁年年名不同。”自2008至2010年,私募连续三年的排名,每年都是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
回顾2008和2009年的排名,榜首和榜尾的名单基本来了个大挪移。2008年的大熊市中,金中和、星石、武当和新同方等取得正收益的私募基金,备受市场瞩目。但在2009年单边上涨的小牛市中,曾经的明星排名靠后;而2008年大幅亏损的新价值、尚雅、景良能量等私募快速崛起,新价值更是以192.57%的年收益夺魁。
而在2010年的结构性牛市中,实战派的私募强势突围,常士杉、徐翔等一举赢得市场的目光。他们有些是2010年才设立的产品,如成立于2010年9月的中融光华;有些过去在业界也是默默无闻,并不显山露水,如世通1期的常士杉。
伴随着新星涌现的是,曾经的英雄老将纷纷落马。私募排排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的冠军和亚军新价值,其在2010年的排名分别是45和142。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占据2009年第3和第4名的景良能量1期和开宝1期,其2010年排名是536和532名,几乎处于倒数位置。
为何这些曾经占据榜首的私募,业绩会变得平庸,甚至是落到排名靠后的尴尬境地?
规模扩张是主因
探讨私募排名剧烈变化背后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客观因素是市场环境变化多端,而主观原因则是私募基金的规模扩张。
“每一年的市场环境都不相同,全能型的私募基金经理比较少,其投资风格不一定能适应每个阶段的市场。”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举例,星石的江晖注重下行风险控制,2008年表现出色,但保守风格注定其会错过2009年的小牛市。而新价值的罗伟广擅长热点轮动的把握,对于2010年消费、医药从年初涨到年尾的行情则并不适应。
除了市场特点的变换,排名剧变的另一客观因素是新私募争相涌现。“新基金发行越来越多,2009年才五500只产品,2010年的数量已经达到800多只。”李春瑜认为,新私募规模只有几千万元,有利于波段操作把握各种机会。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李春瑜认为业绩下滑的更主要因素是规模扩张。
比较过去三年进入前十的私募基金,其共同特征是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才两三只,总规模在5亿元以下。但取得出色业绩的第二年,他们大多发行近十只新产品,规模扩张至20亿元以上。而这被认为是其业绩大幅下滑的主因。
“前十名的私募得到市场认可,规模急剧增加,这使得原有的灵活性受到损害。”李春瑜认为,规模是业绩的敌人,私募规模扩张,但投研实力无法与之相匹配是主因。
好买基金研究总监乐嘉庆亦持类似看法。“规模相对较小的基金,操作会比较容易,几千万资金只要选三五只小盘股,就能推动净值大幅上涨。但对于几十亿资金而言,要延续投资小盘股的策略,选股难度非常大,很可能没办法挖掘出如此多的品种。”
除此以外,乐嘉庆认为规模增加还会影响进出的灵活性。“如果是几千万资金,一看市场趋势不好,可以赶快抛掉;但10亿以上资金要抛掉中小盘股,很可能是将股价砸到跌停板上。”
私募基金经理也承认这一点。“规模扩张后,纠错能力弱一点,操作成本比较高。”广东某私募投委会主席坦承,管理小规模资金时,可以“追涨杀跌”,做趋势投资。但如今操作小盘股,只能早点潜伏,早一步撤退。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