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从欧洲到美国 光伏企业海外迁徙潮起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9日 12: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李桂琴

  光伏市场从欧洲向美国转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边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市场对光伏应用市场高补贴政策的结束;而另一边,美国释放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积极信号,公布了23亿美元的绿色能源税收优惠政策。光伏市场迁移潮起,美国无疑成为最受企业瞩目的福地。

  美国接棒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光伏厂商布局美国市场的动作便接连不断。

  2010年10月,无锡尚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光伏组件工厂投产;2011年1月,赛维LDK对外宣布,同意用大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同时英利、天合光能等企业也纷纷加大对美国市场的开发力度,意欲在2011年着力提高在美国的出货量。

  尽管欧洲光伏市场面临饱和,在政策回撤的情况下增长乏力,但美国等新兴市场的增长或将“给力”光伏市场的发展。

  “在许多州要求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强制措施,以及联邦和州采购机制、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推动下,我们预计美国太阳能市场将保持每年40%的强劲增长。” 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纽约办公室高级顾问、清洁能源及气候行业团队成员George Frampton对美国市场信心满满。

  欧盟的许多国家都在降低其太阳能上网电价,这直接降低了项目赢利的可能性。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法律法规的稳定更具吸引力。

  据了解,在美国,不管政府项目如何变化,20年期电力购买协议在美国法律体制下仍是有效、可执行的,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未来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美国的投资获得的未来现金流的可预期性和安全性,也受到了企业人士的青睐。

  对此,George Frampton建议,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当务之急是寻找正确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架构,聘用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同时寻找美国投资人,聘请既了解美国补贴项目和法规又与执行该项目的政府官员有良好关系的顾问。

  终结低价?

  虽然美国市场的前景大好,但全球光伏产能将严重过剩的预期,以及美国“301调查”的阴霾之下,中国企业想进入美国市场这道大门并站稳脚跟也并非易事。

  尽管George Frampton声称,中国在美国进行太阳能领域投资相关的“贸易保护因素很少”。在美国,收购能源公司所需的批准或者建设太阳能项目所需的批准同样适用于美国和非美国公司。但企业人士深知,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实际上布满了暗礁。

  据了解,奥巴马政府就曾在经济刺激法案中规定,获得美国联邦“经济刺激计划”融资的项目需 “购买美国产品”。而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军队拨款法案,其中却包含了一项“特别条款”,即美国军方不得采购中国太阳能电池板。

  美国复杂的电价政策,更让中国企业感受到这道无形的屏障。据介绍,就上网电价优惠政策而言,美国各个州的政策不一样,而有的州按照所得税进行返还,也就意味着必须在美国运营的企业才能享受优惠政策。

  “暗礁”面前,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建议,开拓美国市场一定要注意贸易保护,考虑到未来不可预知的因素,针对性地收购美国本土厂商或到美国建厂,是比较合适打开美国市场的方式。

  但让企业纠结的是,海外设厂的另一面,中国较低的劳力成本、资源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也随之丧失——从过去只是简单的出口产品,到现在光伏制造业的转移海外,是否意味着光伏制造业靠低成本、低价销售已经走到了尽头?

  对此,国内一家光伏制造企业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到不到美国建厂最终要看“301调查”的结果,会不会采取强行的限制政策。“美国市场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强行要求还是会选择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去生产,而不是到美国去建厂,毕竟还是要考虑规模效应。”该负责人说。

  整合潮起

  尽管众多企业人士、专家均对美国市场的增长信心满满,但由于全球市场对太阳能组件的需求会因各种因素产生短期的波动。因此,当顾客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光伏市场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价格的竞争,同时还是品牌、质量和服务的综合竞争。

  据了解,在欧洲,光伏组件供应商被分为一、二、三线品牌,在美国终端投资70%来自银行的贷款,银行将供货商的信用分金、银、铜、铁几个等级。在天合光能公共事务副总裁杨晓忠看来,未来几年一线品牌的需求将持续,二、三线品牌,特别是尚未获得认证的新企业将会受到压制。

  伴随着应用市场转移等诸多新变化,光伏产业将迎来一轮横向整合期。在李胜茂看来,2011年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已是行业共识,估计2012年整体光伏组件的价格下降幅度会在15%,降至每瓦10元左右;而光伏企业的利润率会进一步下降,品牌建设不佳的企业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