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沃尔沃只能当配菜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1日 10: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领军》杂志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令人遗憾的是,沃尔沃想成为大餐过后的“西瓜”恐怕都是奢望,以其目前的状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豪华车市场那可有可无的“配菜”

  文/拾禾

  几个月前,当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时,其焦点程度绝不亚于当年联想收购IBM。人们对这个豪车市场的“配菜”寄予厚望,希望它能以此为契机升级为“主菜”,至少带点荤腥。而几个月过去了,沃尔沃给人们的感觉只有风平浪静,不仅社会对这条劲爆新闻的炒作暂告一段落,就连浸泡汽车行业多年的诸位行业专家也很少提及沃尔沃字眼。留给市场和消费者的只有两个字—降价。

  沃尔沃的确降价了,可它所做的似乎也只有价格上的调整。当初沃尔沃为什么被收购,最根源的问题就是亏损。沃尔沃自身以及众多有意收购的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多年来一直找不到促使沃尔沃扭亏的治病良方。金融危机覆巢之下只有中国一枝独秀,而中国企业也许成为沃尔沃甚至其品牌的救命稻草。不过,这跟“稻草”到底是来救命的,还是压倒骆驼的?

  先来看看沃尔沃所在豪华车市场这桌大餐。在这桌丰盛的饭菜里面,奔驰、宝马、奥迪三盘主菜的地位无人能撼,也是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必点的“硬菜”,它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丰田雷克萨斯是后起之秀,虽然于1983年才出道,但它仅用十几年时间就超过奔驰宝马,于1999年成为全美国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冠军,雷克萨斯也因此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拿手特色菜”。反观沃尔沃,其可怜的市场份额只能作为“配菜”出现,潜台词就是—可有可无。

  吉利收购沃尔沃,无论是沃尔沃本身,还是吉利,都想让沃尔沃摆脱“配菜”地位,这个目标众人皆知,可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吉利的收购带给沃尔沃最直接的好处首先是生产成本的降低,因为中国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其次是中国未来迅速膨胀的豪华车市场,沃尔沃要想成功,必须要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消息面平淡无奇,两家公司动作迟缓,就连一个有实质意义的未来发展纲要也貌似难产。沃尔沃的中国高层表示2011年将逐步在中国建立独立的研发、设计中心,而对于建厂问题,仍没有肯定的答案。也有消息称,李书福与沃尔沃管理层就设厂地点以及如何设厂等问题产生分歧。攘外必先安内,看来最重要的是先把内部矛盾统一。

  种种迹象表明,沃尔沃的崛起还需时日。2009年,沃尔沃全球汽车销量为33.5万辆,而奔驰宝马的销量均超百万。在中国市场,沃尔沃的销量也仅为2.4万辆,而奔驰、宝马、奥迪的销量分别为9万辆、6.85万辆和15.7万辆。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急速增长的2010年,奔驰、宝马销量均出现翻倍增长,而沃尔沃的市场占有率已下降到不足5%。

  选择中国市场的切入或许是沃尔沃的正确选择,但是切入方式一定要独辟蹊径。从品牌诉求来说,奔驰是上层人士的标志,宝马是金钱的附和体,奥迪乃权利的象征。沃尔沃也有自己的品牌优势—安全,这是它自始至终的品牌优势。雷克萨斯在短时间内成功的秘诀在于其继承了丰田汽车一贯的质量过硬之优势,并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而沃尔沃也必须把“安全”的概念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打造适合中国消费习惯的豪华汽车。

  得中国者得天下,李书福说过“像卖西瓜一样卖车”的意义不在于沃尔沃像西瓜一样的价格,而在于购买西瓜的便利,以及作为商品的西瓜所为消费者所能提供的满足感。可令人遗憾的是,沃尔沃想成为大餐过后的“西瓜”恐怕都是奢望,以其目前的状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豪华车市场那可有可无的“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