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以“十二五”规划的名义:高房价拒跌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4日 0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田新杰 唐韶葵

  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个即将在今年开盘的项目,营销人员抛出了“‘十二五’力挺房价论”的观点:“十二五”期间,项目旁的地铁即将贯通,项目所在区域将是发展的核心区域;调控虽然严厉,但这里的房价,肯定还要涨。

  “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相关规划意外地成了严厉调控下房价拒跌的最大理论依据。

  中国指数研究院上海分院研究副总监杜丙国在搜房网“大话地产”中指出,中央部门的调控态度明确,“房价不调,政策不止”。但地方政府能否齐心协力地化解地方发展规划对房价的助涨,或许也是关键因素。

  “十二五”规划成了“救命稻草”?

  城市大规模旧改、轨道等交通工程建设、区域成片开发等,已被一次次证明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在各地已经披露的各类“十二五”规划中,这些内容依然是重点。

  在上海,新一轮大规模旧改已然启动。

  2月20日,上海静安区首个超千户动迁新政旧改基地——103号地块启动集体搬家,这也是今年新春后上海首个集体搬家的动迁新政旧改基地。

  来自近日上海市政府旧区改造工作会议的消息,今年该市明确中心城区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约3.2万户。“十二五”将完成中心城区35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受益居民15万户。

  有开发商的营销人士坦言,如此大规模的旧改拆迁创造的新住房需求,可想而知。而即使有实物住房补偿的,动迁户往往会因动迁房的地段、品质而选择另购新房,这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发力的还有上海“十二五”的交通“蓝图”,再建成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约2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50公里左右,实现除崇明县外的17个区“区区通轨交”。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分析师认为,轨道交通对房价有一种“双刃剑”的作用:一是加快主城区外扩和新城建设,外围区域供应增加、从而平抑房价;二是交通的便利提升外围升值潜力,楼盘提价加速或拉升区域房价走高。目前,后一种情况一直表现得更为明显。

  此外,上海市最新披露的“十二五”上海旅游发展规划也颇具吸引力,包括迪士尼板块、大虹桥板块在内的大量区域将获得快速发展,对区域房价而言又是巨大推动力。

  “正如强力调控政策在高房价洪水面前筑起一道道堤坝,并且越筑越高,但地方的这些强大推动力,又让房价水位继续攀高。”沪上房地产资深人士柴一峰坦言,这样的调控格局是极度危险的。

  现有政策仍不“给力”

  2011年仍将是投资大幅增长之年。据本报记者了解,全国各地近期陆续披露的各类“十二五”规划,情况和上海相当类似,“十二五”规划与调控房价的悖论并不是上海独有。

  例如,来自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的消息显示,北京市2011年计划投资额将达160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北京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数超历年,在建线路达10条。北京市土地一级开发涉及14片区域,今年计划投资225亿元。

  在各地高房价紧紧抓住“十二五”规划利好的大气球面前,即使是大规模限购、房产税试点等现有的调控政策,以及大规模的保障住房工程,似乎依然难以看到明显效果。国家统计局首次采用新“游戏规则”后发布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还在涨。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各类研究机构的报告中,依然能够看到对房价高度信心的判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联研究最新报告坦言,在全国经济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短期被调控政策压制的需求必然会得到爆发,未来楼市依然可期。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副主任陆骑麟则坦言,“除了继续加强现有调控政策,出台更严厉措施之外,调整思路或许才是根本,否则什么政策都很难‘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