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国企励精图治十年终嬗变 央企奋发图强五载惊世界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6日 09: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亏损”、“下岗”、“脱困”、“改制”......十年前,相信一提起国企或许大家脑海里闪现出的便是这些词语。弹指十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央企目前已成为“财富”、“巨无霸”、“共和国长子”、“话语权”的代名词。而这一切,都是在实践国资委最初的设想。

  时光倒回十年前,国企的处境令人心寒。

  当时的《经济日报》曾如此描述了它的惨淡:1998年,2/3以上国有企业亏损,在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的5.8万户国有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为近千亿元。全部国有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增长30.4%。国企改革,对当时的政府来说,是“最为难啃的骨头”。

  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脱困,1997年国家除了要求在国企领域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来剥离国企的负担。1998年,政府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入2700亿元人民币作为准备金;并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2003年,国资委成立。“兼并重组”、“整合”取代“拆分”、“消除垄断”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

  2003年以来,在国资委的领导下,通过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重组整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改制、强化企业管理等工作,曾奄奄一息的央企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经济效益来看,2006年的时候,央企就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同时利润超过一百亿元的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

  最新数据显示,2005-2010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由10.5万亿元增长到24.3万亿元,年均增长18.2%;营业收入由6.79万亿元增加到16.7万亿元,年均增长19.7%;实现净利润由4642.7亿元增加到8489.8亿元,年均增长12.8%;上缴税金由5779.9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中,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30家,比2005年增加20家,中国石化(600028,股吧)、国家电网、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进入前十强。

  从股份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上来看,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从2005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70%,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有43家,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336家,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2.88%、净资产的68.05%、营业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2003年以来,中央企业共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0282.52亿元。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联合重组深入推进。目前,军工、石油石化、电网电力、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7个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资本已占到全部央企国有资本的80%,商贸类企业从37家调整到20家。电网主辅分离改革,目前也正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抓紧做好方案组织实施的准备工作。

  从央企对社会的贡献来看,2006-2010年,中央企业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万亿元。从2006年开始,中央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686亿元。

  截至2009年底,已有1561.26亿元国有股权转让收入划归社保基金,占全部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41%。石油石化、电力、粮食、交通等中央企业,自觉服从国家的经济运行调度安排,为保障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中央企业承建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在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中,在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旱涝灾害等抢险救灾中,中央企业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中央企业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整体素质,进一步做强做优,努力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望“十二五”,国资委提出,要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是要推进中央企业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二是要加大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转化、应用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三是要培养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开放视野,加快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时要掌握国际竞争规则,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四是要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此外,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治理、融合、绩效、沟通机制,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表率作用。

  (责任编辑:牛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