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谁是“老外”?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00: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 鲍昆 | 文

  视觉文化批评家,摄影家,策展人

  许多朋友从国外回来,经常讲起一段颇让他们思量的经历:在“唐人街”和落户在那里的同胞们聊天时,经常会听到他们指着在眼前走过的“洋人”,说“老外如何如何”。这说法让稍有逻辑常识的人感到奇怪——此时此刻,究竟谁是“老外”呢?

  “老外”一词,是上世纪中国刚刚打开国门时,中国人对那些来自异域的金发碧眼洋人们的指代。说这话的场合是在中国,有着明确主客场关联限定,是对身份特殊的访客的称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我们是主人,我们人多,我们肤色和他们不同;反之,他们是客人,人少,肤色和我们不同,这里面起码有一个明确的数量关系。按这个道理,我们到了国外,是少数人到了类别不同的多数人的地方。很明显,相对于居住国来说,我们才应是“老外”。但为什么这些同胞说起“老外”没有空间和数量概念呢?是简单地说顺嘴了吗?

  这里的一组图片,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纽约的80后美籍华人谭珍玲拍摄的,或许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一下“老外”这个话题。摄影的标题为《天堂里的外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把美国看成了一个天堂,却很难称其为家?”

  在谭珍玲的镜头中(眼中),与她一样具有黄皮肤、黑眼睛特征的这些人,生活在美国的环境中,居所外观是美国式的,(谭珍玲没有忘了拍下那些所谓美式房屋的粗陋),但是房间内的摆设却是中国式的。这些生活场景在很多中国家庭中都十分熟悉,杂物横陈,凌乱无章。最精彩的是,姨妈那包着锡箔的灶台,将一个传统的中国人的物质观放在了创建人类消费主义时代的美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特征,在一个完全颠覆它的美国环境中刺目地呈现了。那个带有幽闭恐惧气氛的室内空间本身,也构成了某种疏离的隐喻。

  这些在美国被称为“美籍华人”,在中国被称为“华裔美国人”的一群人,为了心目中的天堂,最终登陆这块土地并在此繁衍。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却一直固守自己的文化。谭珍玲说:“一代代像我一样在美国出生的移民子孙们,也同样常常被一种复杂的新旧混杂情感所缠绕。”到底是谁叫“老外”?她希望用影像来探索华裔美国人家里那些矛盾而又复杂的身份象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谭珍玲用照相机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纠结,因为这现象并非是一个80后出生的她所刚刚感到的,它已经存在了百年以上。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大开发时,以“赊单工”身份被骗至美国的那30多万中国人,除了被折磨死的几万人,活着的几乎就都留在了美国。美国各地现在都有的China Town(“中国城”)就是这一历史最重要的痕迹。

  China Town似乎一直在企图证明一个道理:某些文化一旦出走母体,孤悬异域,因为它缺少文化生命最重要的生存条件土壤,其自身的成长活力基本就停止了。同时,文化一旦离开母体,其状态往往保持在离开那一刻,而且能够保存得相对纯粹。这样就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海外的中国文化反而更为原生态,尚能够保留许多传统的特点,而其母体文化早就改弦更张了。

  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移民的归化仅限于法律,而不是文化意义。很大程度上,这里的人口,就是由“老外”和“老外”的后代所构成。这里没有一个范本化的主流生活方式。19世纪的华工到达美国后,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固有的血缘和乡情纽带,而没有经历过类似黑人奴工的社会原子化过程。一个生于美国的新一代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生于美国的中国人),所展示的日常的奇观与冲突,是否仍然来自一个“借来的视角”?其想象中的目标观众究竟是哪些人?事实上,华裔社会远非一个同质化的整体,而是充满了种种差异。

  比如“老外”这一称谓本身,更多为中国大陆背景的移民使用,并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对于白种外籍人士的刻板记忆有关。反之,那些曾经构成中国城主体的粤语人群,则更多使用“鬼佬”“老番”之类的称谓。而对于其他少数族裔,他们另有一些“黑鬼”(并无明显恶意)、“老墨”(通常泛指拉美裔,不仅限于墨西哥人)这样的说法。不过一切的改变都来自资本经济这个驱动力,在它没出现之前,这个世界相对是安宁的起码没有这么多漂泊,不会产生这么多“老外”问题,此点是我们在解读谭珍玲摄影时所不能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