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文学的英伦想象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01: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苏娅

  作为“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的启动活动,“中英翻译文学论坛”日前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

  来自英国的小布朗出版社、Profile Books出版社、Quercus出版社、Picador出版社、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兰登书屋、大西洋书局的7位文学编辑和译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江文艺出版社等中国的版权经理人、编辑就中英文学翻译和出版展开广泛讨论,这是中英两国近年来在翻译文学领域的第一次正式交流。

  事实上,以往英国出版的关于中国的图书以非虚构类旅游类书籍为主,长期以来,中国虚构类作品在英国图书市场上几乎没有影响力。来自英国的编辑对于中国文学有这样一种期待:通过文学类作品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了解中国生活的物质与精神现实。诚如兰登书屋下属的哈维尔·塞克出版社编辑丽贝卡·卡特尔所说,“把陌生的语言带入到我们的母语中,将其照亮是一种迷人的经历”。

  2月24日晚,中国作家李洱与《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助理、作家邱华栋在北京单向街书店与到访中国的7位英国文学编辑进行座谈,困扰英美出版业的翻译文学“3%现象”成为当天会谈的核心话题。

  所谓“3%现象”,是指在英美图书市场上,翻译图书仅占3%,其中,法语类和西班牙语类图书所占比例稍大。邱华栋用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近32年来,共有4500种英国文学图书和5800种美国文学图书在中国翻译,而最近3年,每年翻译到英美的中国文学作品不到10种。

  英文版《朗读者》出版人、大西洋书局主编拉维·米尔查达尼(Ravi Mirchandani)认为:“‘3%现象’暴露了英美出版界的无知,但这种失衡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其他国家的文字译成英文多数是商业虚构类作品,这很大程度上与好莱坞力量相关联”——无疑,借助电影等娱乐文化,去发现另一种文学中的价值,是今天各国文学编辑的通常做法。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具备什么样条件的作品更容易受到外国编辑的青睐?在“中英翻译文学论坛”上,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涉及。正在引进出版《山楂树之恋》的小布朗出版社珍妮·派瑞特(Jenny Parrot)说,她在考虑到底是否引进一本书时,主要是考虑怎么跟销售人员说,他们又怎么去卖。西蒙&舒斯特英国公司虚构类作品部责任编审弗朗西斯卡·梅因 (Francesca Main)则提出未来会特别关注中国市场,希望能够翻译出版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她指出优秀作者和作品应具备的几个特点:作者本身有故事;本身具备很好的文笔和写作水准;描写英国之外的国家的文化或者历史;与时代同步,反映当代社会特点的作品等。

  问题随之而来:中国文学作品在英国被引进、翻译的障碍有哪些?外国编辑很难与中国作家建立直接联系是最大的问题,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下属Picador出版社的编辑主任凯特·哈维(Kate Harvey) 说:“不知道怎么拿到中国的书,这是英国编辑在引进中国文学时碰到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障碍很真实、很具体。”

  中国作家对这个问题则有自己的答案。在李洱看来,西方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偏于“桃花经验”——那些中国标记明显的文学作品,往往更便于让西方出版人发现。但有时,这仅仅是西方对于中国的预设与想象。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农村反映得更清晰”,中国农村再不是“桃花经验”所能准确表述的,今天,“中国的农民可能拿着手机打电话,说的是你家的猪下了几头猪仔之类的事。现实充满复杂性,可为什么西方更愿意出版‘桃花经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