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收入差距适度偏小 上市公司薪酬最优选择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03: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刘学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 刘学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常风林副研究员撰著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收入分配》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与实践的专著。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有新意。作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收入分配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四点研究结论:一是,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净利润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已经在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当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二是,在目前中国制度环境下,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私有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较大收入差距对企业业绩都具有显著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平均主义传统比较浓厚的国家,保持适度偏小的收入差距可能对企业高管这类群体而言其激励效果不是最优的,但这种收入差距可以获得对普通职工的较大激励效果并进而弥补对高管激励不足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最终整体激励效果反而可能是最优的。三是,由于收入差距对私有控股上市公司净利润的负面影响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为显著。因此,当前私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存在对普通职工激励不足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私有控股上市公司提高普通职工薪酬水平、加大对普通职工的激励力度更为必要。四是,上市公司的要素分配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市场机制运行相对健全的上市公司,资本、管理、劳动要素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相对于资本要素和管理要素,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中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深入求解。作者在书中着力研究和回答中国上市公司收入分配的相关问题。在解释问题上,既有对宏观情况的整体把握、又有对典型个案的深入解剖,既有对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分析、又有对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政策措施的阐述;在解决问题上,既为上市公司的收入分配建言、又为促进上市公司收入分配合理献策,既有上市公司收入分配发展方向的思考、又有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操作方案的设计。

  注重实证研究。本书以 1242多家中国上市公司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分配基本情况为研究样本,运用理论分析框架对当前我国企业经营实践中出现的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方式、发展趋势加以分析评估,从而对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中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格局进行实证估算,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性建立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我国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总体模式和政策建议。总体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数据充分,论证有力。特别是不循旧套,不人云亦云,而是独辟蹊径,充分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实际运用价值。

  书名:《中国上市公司的收入分配》

  作者:常风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