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增加劳动报酬的有效对策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14: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杂志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工资政策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帮助增加劳动报酬,反而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努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应是寻找增加劳动报酬对策的重要方向

  白重恩/文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下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收入法GDP核算数据,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逐年下降,即从1995年的51.4%降至2007年的39.7%。而劳动报酬过低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重大负面影响,也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提高劳动报酬,直接对策似乎是旨在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工资政策,包括最低工资以及通过集体协商决定工资等措施。这些措施有一定风险,使用不当则适得其反。

  地方政府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经济规律所制定的最低工资有其积极作用。这不仅反映劳动力市场较为真实的供需情况,也不会带来太大扭曲,还可以起到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简单明了的劳动力市场的指标作用。这对于难以获得劳动力市场真实信息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来说,是有价值的。

  但是,如果最低工资定得太高,则会影响就业量,从而影响劳动总报酬。在一定条件下,提高最低工资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可能完全被它给就业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抵消,从而不能增加整体劳动报酬。

  同时,尽管就业者劳动报酬可能上升,但其余人更难找到工作,并加大收入分配的不均程度。对工业部门的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数据分析显现,劳动报酬占企业总增加值的比例与工资水平没有显著关系,说明在人为提高工资水平以后,这些企业中工资增长的幅度与就业下降的幅度正好相等,互相抵消。

  通过集体协商来决定工资也有风险。如果只是协商工资水平而对就业水平不加限制,则会产生类似于最低工资的效果。如果同时还对就业水平加以限制,则减少了企业用工灵活性,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降低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新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长期来说,这对就业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尤其对创造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来说更为严重。

  要寻找增加劳动报酬的有效措施,必须了解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真正程度和原因。

  首先,收入法GDP核算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程度。在2003年与2004年之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4.6个百分点,我们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对核算方法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发现2003年至2004年之间劳动报酬占比数据的变化主要由核算方法改变造成,并不代表实际变化。剔除这部分数据问题之后,1995年至2007年之间的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由11.7个百分点修正为7.1个百分点。

  其次,修正后的变化中,主要是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1995年至2007年,农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由23%下降到13%,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由71%增加到81%,也就是劳动报酬占比较高的产业比重大幅下降,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至2007年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中的五分之三可用这一产业结构变化来解释。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相对于工业比重的增加,将起到增加劳动报酬占比的作用,因为服务业中的劳动报酬占比高于工业中的劳动报酬占比。努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应是寻找增加劳动报酬对策的重要方向。

  目前很多制度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在税收上,服务业主要税收是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其区别在于收入中所包含的中间投入成本在缴纳营业税时不可以抵扣,而在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抵扣,所以在服务业中会有重复征税问题。

  事实上,中国服务业企业所承受的平均税收负担,要高于所有经合组织(OECD)国家。服务业和工业所面临的税收差别,也使工业企业为了减少税收负担而不愿将所需服务外包,从而妨碍了服务业高效发展。服务出口不能享受退税,这也影响了服务出口。此外,在市场准入、对外开放、对内地方保护方面,在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制度环境方面都对服务业的发展有各种不利影响。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垄断程度的增加也是影响劳动报酬占比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通过垄断获得的超额利润没有与劳动者充分分享,从而增加了资本报酬比重,降低了劳动报酬比重。减弱垄断势力、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平等竞争环境等措施,对于促进就业、增加劳动者报酬都有积极作用。通过对省际数据分析发现税收负担对劳动者报酬也有负面影响,合理降低税收负担对于提高劳动报酬会有正面影响。

  因此,考虑增加劳动报酬问题不应只限于工资政策。工资政策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帮助增加劳动报酬,反而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对增加劳动报酬不利的长期影响,应该慎之又慎。■

  作者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