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1日 01: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直击当前气候热点
旱情还将持续多久?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日趋加重的影响,“十二五”期间将如何积极应对?人工增雨究竟是福是祸?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在北京白石桥附近的中国气象局办公楼里,正在为提案忙碌作准备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记者:近年来,干旱、暴雨、低温等极端天气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恒定的挑战。特别是“七连增”之后,天气在粮食生产中所占的筹码越来越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郑国光:气象条件一直是影响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已超过500亿公斤,其中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达77%以上,尤以干旱为重。
1983年至2006年,我国平均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2500多万公顷,占整个农业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1997年、2000年和2001年等特大干旱年,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分别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9.6%、13.0%、11.8%,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此外,冷冻害、台风等都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因气象灾害导致的单种粮食产量波动可达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波及范围广,影响更趋严重,粮食生产面临更大的威胁和不稳定性。
记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化使得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均面临较大挑战。加强薄弱领域基础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的脆弱性最大。因此,应当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着力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
记者:最近,人工影响天气成为网络上的热词。利用人影作业缓解旱情,效果多大?
郑国光:科技是手段,但科技也不能神化。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目的的活动。这其中,“适当条件”尤为重要,需要一定的云和降水条件,目前还无法做到晴空条件下人工造雨。
根据国内外大量科学试验长期统计结果表明,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一般为自然降雨量的6%~25%。从国内各地区目前所上报的作业评估效果看,增雨(雪)效果都在此范围内。
记者:不少人质疑人工增雨(雪)带来的“后遗症”。它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业是否安全划算?究竟是福还是祸?
郑国光:这点可以完全放心。中国的人工增雨主要采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都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会造成污染,碘化银用量极小,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各地从事人工增雨(雪)所使用的大都为从部队、民航或国内航空公司租用的飞机,增雨火箭弹型号不同,每枚价格为1200~2500元不等,每次天气过程每个火箭作业点一般使用3~15枚。据统计,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产出比为1∶30~1∶50。
气象部门将通过加强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科学设计作业方案等方式,将发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未来几个月,气象部门将继续组织安排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跨区域飞机与地面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