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韩国银行挤兑祸起房贷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1日 12: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国网-辽宁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看点

  韩国多家储蓄银行近日因资产流动性不足被暂停营业,从而出现储蓄银行的挤兑风潮。尽管储蓄银行这个门类在韩国金融业总资产所占的比例很低,不至于引发大规模的危机,但韩国的教训依然值得亚洲国家借鉴。

  挤兑祸起房贷

  2月17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要求釜山储蓄银行及其旗下大田储蓄银行暂停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釜山储蓄银行资不抵债达216亿韩元,而大田储蓄银行资本充足率为-3.18%,资不抵债高达323亿韩元。 2月21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又关闭了4家储蓄银行,其中3家是釜山储蓄银行旗下的银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韩国储蓄银行的问题表面上虽是流动性不足,但根本原因还是经营上的问题。

  韩国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韩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为1315万亿韩元。在约719万亿韩元的对公贷款中,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为 106万亿韩元,占比近15%。关键问题发生在个人贷款上。在596万亿韩元的个人贷款中,有363万亿韩元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占比高达60.9%。韩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韩国的房屋价格指数增长了接近70%。

  韩国媒体报道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韩国政府放宽了对房地产业的限制,助长了房地产投机,银行大规模介入房地产业,而且贷款条件宽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经济和房地产业深受打击,储蓄银行房地产项目变成坏账,导致这些银行的资本金不足。

  暂无全面危机

  韩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韩国共有105家储蓄银行。截至2010年9月,这些储蓄银行的总资产占韩国所有金融机构总资产的3%。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主任郭田勇指出,韩国的储蓄银行数量虽然多,但其实市场份额很小。这些银行的经营特点是吸存成本较高,因此为了保证利润率,其贷款自然投放到房地产等风险较高的领域。不过,目前韩国大型银行的经营状况良好,储蓄银行停业和挤兑风波不会引发全面危机。

  不如美国次贷严重

  近日,有媒体将这次韩国挤兑风波称为“韩版次贷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尹中立指出,所谓次贷危机的说法实际是言过其实。

  与2006年爆发并席卷全球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不同,韩国储蓄银行并未像美国金融机构那样大规模地发行和房贷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因此冲击波也仅限于储蓄银行自身。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机构大量发行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债券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将风险和收益以20倍和30倍的杠杆放大。当房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本息时,受损的不仅是借款的银行,购买了次贷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其他金融机构也被殃及,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尹中立指出,韩国储蓄银行都是一些小银行,没有设计和发行美国那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冲击有限。

  中国不会出险情

  曾刚指出,中国银行业不存在韩国储蓄银行的挤兑风险。他指出,在中国目前的制度下,银行破产是不可想象的。对中国的储户而言,放在银行的存款可以说是无风险的。储户头脑里没有银行会破产的意识,自然也就不会挤兑。他还指出,在中国当前存款利率管制的大背景下,各银行的居民储蓄利率是一样的,不会出现储户为追求更高利率而大规模将存款“搬家”的情况。

  中国银监会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去年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国28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就房贷业务而言,尹中立指出,中国银行业因为房价下跌而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上市银行已经公布的房贷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房价大幅下跌30%,银行的开发类贷款不良率仅升高1至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仅升高0.3至1.2个百分点。伴随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炉,中国的银行逐步加强对房地产的风险控制,谨慎发放开发贷款,同时提高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以增强风险补偿能力。 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