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1日 13: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大势如何?怎样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应朝哪个方向推进?楼市与股市将怎样运行?“两会”前夕,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财经热点六问

人民日报记者  田俊荣

1、经济增长

增长速度将放缓,经济下行风险还不能完全排除

记者:时下,社会上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较高,经济增长动能充足,不存在经济下行风险。对此您怎么看?

肖钢:坦率地讲,这是问题的一面,许多分析是基于近几年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增多的背景作出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实际。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总体上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加大”的特征,经济下行风险还不能完全排除。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人民币升值加快、要素成本上升和基数抬高等因素,将使出口很难维持高增长。通胀预期高企、楼市调控及汽车、家电下乡等政策调整,将使实际消费增速有所回落。最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目前还是“信贷饥渴型”经济,依靠投资增长,包括大量信贷资金的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投资增速将会放缓。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大家都说流动性过剩,钱太多了;另一方面,企业和银行却普遍开始感到资金紧张。

导致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两年各地铺的摊子比较大,上的项目比较多。这些项目还没建成,产生不了效益,没有现金回流,需要筹钱继续建设,而新的项目还要开工。也就是说,光有投进去的钱,没有收回来的钱,资金自然吃紧。再加上未来利率还可能提高,资本将更加昂贵,今后两三年很可能是许多地方、企业“囊中羞涩”的困难时期。因此,尽管各地发展热情较高,但随着货币政策回归稳健,资金会越来越紧张,投资增速也将受到明显制约。

2、通胀压力

对物价涨幅要有一定容忍度,应未雨绸缪防止出现滞胀

记者:未来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物价上行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肖钢:是的。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容易形成持续的通胀预期。与此同时,随着要素价格改革加快,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将不断上升,加上输入型因素等影响,预计今后几年通货膨胀压力不小。

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但也不是物价越低越好,对4%5%的物价涨幅还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这是因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就要处理好管理通胀预期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适度的物价上涨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比如,农副产品涨点价会影响物价指数,但农民得益,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再如,涨工资也会加大通胀压力,但同样有利于群众增加收入和消费、扩大内需。

记者:按照您的分析,未来会不会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肖钢:经济增长略微放缓、通胀压力稍稍加大,这是合理的。但如果过了头,就可能发生滞胀。从现在开始,宏观政策就应未雨绸缪,注意防范。

我认为,为避免出现滞胀,宏观调控应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需求紧缩而供给扩张的政策取向。需求紧缩,即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快扩张。供给扩张,即通过减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改善管理和促进技术进步等举措来扩大和改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