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香港新居民将无缘特区政府6000元注资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09: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香港派糖众口难调

  安木易

  “一夜之间,我们一家人失去了12000元(港元,下同)。”刚刚来港工作不久的香港新移民陈小姐有些无奈地说。

  她的失望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周二宣布,对原本给香港所有强积金户口(类似内地的养老金账户)注资6000元的方案予以更改,取而代之的是只给全香港18岁以上的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市民一笔6000元的现金。

  陈小姐和丈夫早在三年前已经在港定居,获得工作签证和强积金户口,但是他们尚未待足七年,因此还不是永久居民。如果按上周特区政府宣布的第一版财政预算案,他们每人本将会获得政府用库房拨发的6000元注资,以对抗日渐升温的通胀。但是现在,他们将无缘此次预算优惠。

  自从2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财政预算案以来,围绕如何向市民“派糖”引发激烈争论,甚至出现反对派人士袭击特首曾荫权的暴力事件。

  “派糖”对抗通胀

  根据曾俊华2月23日的陈述,2010/2011年度政府综合财政盈余将高达713亿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1%。许多香港居民都认为,在高通胀的压力之下,坐拥高额盈余的特区政府应该学习澳门做法,向市民派发现金,同时进行大幅度减税。

  上周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显示,政府的确很努力地体现上述还富于民的思想。

  在曾俊华上周三公布的财政预算方案中,除了向强积金注资6000元之外,还包括了宽免差饷费(香港业主需要向政府交纳的一种物业税)、向每个电费账户提供1800元补贴,以及免除两个月的公屋租金(香港约半数居民居住在公屋内)。曾俊华甚至计划,向本地的散户投资者发行50亿至100亿元的通胀挂钩债券,以减小高通货膨胀率对中产阶层的冲击。

  这是本届香港特区政府在换届前的最后一次财政预算案,曾俊华曾经希望,公众会认可这是他任内最佳的一次财政预算方案。

  但事与愿违,在香港高通胀的压力之下,居民普遍希望富得流油的特区政府能尽快“派糖”,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因此对于注资强积金的做法并不认同。连一向支持政府的民建联也提出了异议。

  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强积金只能在港人退休或是永久离开香港之时才能取款,政府将6000元注入强积金,大多数人并不能马上享受到这项优惠,只能给强积金管理公司增加管理费,而人们对此本来就已不满。在此氛围之下,这项措施显得有些不讨好。

  有香港立法会议员公开批评特区政府竟然选择将240亿元放进去“派一颗糖”,几十年之后才拿到。“拿到的时候可能都缩了水,发了霉,吃糖的人可能都已经没牙吃糖了。”

  “财爷”临阵妥协

  曾俊华一度对于是否修改预算案表现出犹豫的态度,被香港媒体夸张地予以披露之后,更加剧了外界对政府的不满。有立法会议员表示,将会发动游行示威活动,并会联名要求立法会否决上述预算。

  个别社会团体将矛盾升级,在近期举行的一场公开活动中,特首曾荫权甚至被个别党派党员以重物顶撞,需要送院治疗。虽然此举遭到香港社会各界的谴责,但是从侧面反映出特区政府在此预算案上需要谨慎从事。

  在香港,立法会有权否决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但可能引发后续危机。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50条,如果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以解散立法会(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不过该条例规定,行政长官在其一个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如果再次选举产生的立法会再次拒绝政府的预算案,则行政长官须下台负责。

  此外,在立法会拒绝批准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后,行政长官可以向立法会申请临时拨款。但如果由于立法会已被解散而不能批准拨款,行政长官可在选出新的立法会前的一段时期内,按上一财政年度的开支标准,批准临时短期拨款。

  为了避免引发更大的社会争议,经过数日的思考,曾俊华主动妥协,接受了来自民间团体及有关党派的建议,重新宣布了财政预算方案。

  特区政府发言人昨天发来曾俊华的回应。曾俊华表示,考虑到大家和公众对注资强积金的意见,“决定不再采用强积金这个平台。”

  曾俊华建议建立另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全港18岁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市民,都会获得一笔为数6000元的款项。“市民可以按本身的需要和意愿,全数提取这一笔现金,同时措施亦会加入鼓励储蓄的元素。”他说。

  曾俊华相信,这个修改后的计划可以覆盖大部分香港的市民,包括公务员、家庭主妇、已退休人士。此外,特区政府将会宽减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幅度与去年一样,即宽减应缴款项的75%,上限为6000元。

  “我希望以上的措施可以藏富于民,并且可以响应市民的需要和他们的诉求。”曾俊华说。

  如何发钱仍是未知数

  政府转变态度获得了媒体的普遍认同,近两日香港媒体的称赞占据主流。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如何能把钱转入所有永久居民的手中?那些常年在内地或是国外生活的港人,将如何获得这笔资金?早前便有评论人士认为,直接派发现金对政府来说颇为不便,将会产生较大的行政成本。

  有香港媒体认为,特区政府会把有关款项打入个人银行户口。但是特区政府消息人士昨天对此予以否认。该人士称,具体的注资方案尚在讨论之中,“我们迄今没有收到如何派给居民的方案,要等到‘财爷’进一步的工作方案出炉之后才知道。”

  或许更为严肃的一个问题是,特区政府此次妥协出乎观察家们的意料,这是否会隐含后续风险?一些无党派背景的政治评论员认为,政府此番向社会团体做出重大让步,有可能会引发争议,令外界对于政府决策机制的严肃性产生怀疑。

  对此,特区政府官员似乎目前尚未有时间思考。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这个问题不会有人能够回答,因为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而我们现在主要关注这次预算案的进展。”

  陈小姐说,香港特区政府明显被一些社会团体绑架。

  “对于同样勤奋工作的新移民来说,这是一项极不公平的改变。”她说。她认为,没有理由所有的18岁永久公民都获得6000元的津贴——这6000元对于李嘉诚和对她的效用是极不一样的。

  “针对一些未能够受惠于这个计划但有特殊需要的市民,我会作出其他的安排,额外预留一笔款项,提供足够的资源另作处理。”曾俊华在回应媒体质询时说。

  上述消息人士坦承,迄今为止,特区政府对类似陈小姐这样的人士还没有作出具体的安排。有香港高校的教授批评,政府此举比注资强积金更不可思议,“应该对有实际需要的人注资,而非一刀切。”

  除了陈小姐这样的新移民,强积金的管理公司也同样不满——按业界估计,如果这6000元注资强积金,每年将产生2亿至3亿元的管理费收入。

  众口难调,富裕的特区政府如何让自己的做法获得各界的认同,看来还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