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险企力挺预定利率 加息逼迫传统寿险产品无价格优势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23: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报记者 高和平 北京报道

  去年7月,保监会发布了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的征求意见稿,虽然这被业内广泛认为是一次破冰之旅,但时隔半年后,依然进展缓慢。2月28日,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人保寿险公开力挺预定利率市场化。

  7条理由力挺

  保监会去年7月发布了《 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实行了超过10年的传统人身险2.5%的预定利率要被打破。由于担忧调整预定利率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成本,从而带来利润的下降,在保险业内引起极大轰动。也正是因为对保险公司有切身影响,在征求意见稿下发之后,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破冰之旅进展缓慢。

  2月28日,人保寿险总裁李良温撰文详述7条理由,力挺预定利率市场化。

  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后,还有保险公司向保监会提交了很长的书面意见,反对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市场化。也正是由于保险公司之间对于预定利率的调整态度不一致,才导致预定利率市场化脚步缓慢。现在有保险公司表明态度,进行力挺,就是在呼吁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尽早市场化。

  在李良温看来,央行多次宣布加息后,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升至3%,五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升至5%,均远高于传统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传统寿险产品已无任何价格比较优势。

  对于利率市场化可能会产生系统性风险的看法,李良温认为,“保监会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新开发产品的法定准备金评估利率不超过3.5%,可见当前预定利率市场化是带有强烈资本约束的市场化,如果预定利率超出了3.5%,则资本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各家主体不会出现超出自身资本承受能力而盲目定价的状况。”

  此外,放开预定利率不会产生新的利差损,也不会大幅降低保险公司的利润,李良温表示:“如果实施利率市场化,传统产品价格下降虽然会使寿险公司单位产品的收入有所下降,但从动态来看,价格的下降也将刺激消费,薄利多销,提升收入总量,因此,并不会对保险公司的整体利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3月1日,对于放开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态度,中国平安品牌部总经理及新闻发言人盛瑞生表示,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是大趋势,公司已经在逐步调整。

  他告诉本报记者,过去十年,公司的固息类产品比重已经逐步降低,开发的寿险产品更多是跟市场挂钩。由于对寿险产品已经做了积极的尝试,因此,预定利率放开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有影响。

  改变分红险一险独大

  虽然保监会一直倡导保险产品要回归保障功能,但是在理财热情高涨的当下,传统的纯保障型保险产品很没有市场。如定期寿险、长期寿险、养老险等,都是在签发保单时确定了保险费和保单利益的人身保险,有别于分红险、万能险等有不确定收益的新型人身保险。购买这种人身寿险,消费者会觉得有些吃亏,因此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从而出现了分红险在寿险产品中比重高,一险独大的现状,这在保险公司中是普遍现象。

  行业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0年行业数据显示,分红险在寿险保费中的占比已达77%,较2008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2009年分红险实现保费收入7455亿元,同比增长40.7%。反观传统寿险产品,目前在寿险公司总保费中的占比仅为11.8%,且新单保费占比更低,仅为4.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盛瑞生也告诉记者,在平安寿险的产品结构中,分红险的比重是最高的。

  过犹不及,分红险一险独大就会造成保险产品单一、同质的难题。

  李良温认为,实行预定利率市场化,就有利于改善分红险一险独大的现状。“同样的定价基础,同样的价格,但分红险多了红利分配,从2003年以来市场的保单红利中值水平来看,每年均高于3.3%,2007年甚至超过9%,如果加上一些公司所派发的特别红利,客户获得的利益就更高,分红险就必然成为客户的首选,分红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客户收益的市场化,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险企业不仅没有产生利差损等全局性风险,反而促进了保险业的大发展。因此,只有对传统产品价格进行理性回归才能使消费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培育市场和释放需求,改变分红险一险独大,达到保障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