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逐步走向纵深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5日 05: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记者 牛娟娟

  “三农”问题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这从近年来连续数个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便可看出。近期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国际粮荒更加凸显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不断支持。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对200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经过这两年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效,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信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认为,“与2008年发布的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相比,此次报告显示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正在逐步走向纵深。”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农村贷款覆盖面比率有所提升,涉农贷款余额近两年有较大增长。截至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1.7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1%,比2007年末增长92.4%。

  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有30个省份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有10个省份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比2009年6月末共计减少服务空白乡镇732个,机构空白乡镇579个。

  业内人士就此指出,能够取得这样的进展首先在于涉农金融主体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09年末,全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为12.7万个,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65.7%。与此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不断出现。

  “这是一个喜人现象。”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指出,“长期以来,离农民很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相对来说并不多,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不足,缺少竞争,这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不高、服务不到位,农民融资较难。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不断出现顺应了发展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建立功能齐备、分工合理、普惠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需求,有效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逐步建立,并正在为服务“三农”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09家,已开业机构发放的贷款中超过80%用于“三农”和小企业。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为例,截至2010年末,各地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451家,比上年末增加1280家;贷款余额1975.05亿元,比年初增加1201.82亿元。在盈利能力方面,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实现账面利润98.3亿元,其在引导民营资本开展涉农业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也给未来银行和小企业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两年金融服务能够取得较大进展,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而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机构的支农潜在能力正在进一步发掘。

  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发展银行涉农业务在逐步拓展,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邮政储蓄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涉农业务均在稳步发展。

  当然,由于“三农”天然的脆弱性,搞好涉农金融服务还离不开政策扶持。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在财政补贴和奖励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等方面,国家都给予了充分倾斜。

  在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支持下,近两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及农村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形成,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仍需深化,农村信贷市场拓展的深度、广度需进一步提高,涉农金融产品仍有待开发,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等。

  对此,有专家指出,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还需要继续培育农村金融主体;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新增存款投放农村,增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服务功能;着力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增加农村金融产品;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