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李佩钰诠释企业幸福观“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5日 15: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赵向阳

  在2010年中国经营报社创刊25周年庆典上,我们举办了一个关于幸福的论坛,邀请了一些企业家来畅谈他们心目中的幸福。《中国经营报》是一家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报纸,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程中的很多波折之后,作为创业者,我也深刻感受到幸福的重要性。二十多年来我们苦苦追求的是什么?是名誉、地位、金钱吗?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正是内心的幸福。

  柳传志先生曾经说,“经营的理想境界是让联想成为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这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比喻,其实也是企业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有人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股东彼此的信任和相互依赖。事实上,这也说到了我们企业竞争力研究当中的一个哲学理念,就是如何才能够让我们员工以及企业所有者们感受到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我的理解是,企业的幸福由三个因素组成:第一是有事做,第二是有人爱,第三叫做有期待。首先企业中的每个人得有自己的事业,这是幸福的首要组成条件;其次是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最后是我们对于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构筑个人幸福的过程中,我们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首先不仅让自己“有事做”,还要让自己的员工“有事做”,让他们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幸福感。

  而作为企业,它的幸福有更多的内涵。《中国经营报》作为立志于价值报道的传媒企业,我认为,它的幸福内涵首先是要具备统一的价值观。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价值观是:承认差别、鼓励竞争、崇尚成功、提倡奉献。这个价值观已经在中国经营报社内部形成共识。今天有很多企业获得了幸福奖项,我相信它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

  此外,我们要提倡竞争基础上的信任。企业经营过程中无论外部还是内部都有竞争,但是竞争之外建立的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值得珍惜的。

  最后,企业的幸福与员工的薪酬福利密切相关。我们的员工没有房子住,没有好衣服穿,没有好车开就不会感觉特别幸福,这就是企业责任。

  以上几点构成企业幸福指数的内涵。作为一个媒体,我们倡导所有的企业家,为我们每一位员工构建一个幸福基石,感谢大家,也祝福所有获奖企业。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发言  本报记者赵向阳整理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