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8日 09: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3年至今,中央连续出台 “一号文件”,对新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始终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绿色有机农产品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那么,目前绿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遇到哪些困难?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存在哪些潜在发展机会?政府应给予怎样的政策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分别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龙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华;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丰强和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主席杜相革。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NBD:从2000年开始,中国绿色有机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您针对目前的发展模式有何看法?
杜相革: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上,有三个重要的节点。生产环节是农民,组织环节是农业合作社,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是企业。
农业产业的关键节点是龙头企业,因为只有企业才能将产品和市场对接。只有企业把市场做好了,能够提高收益,农民才有生产的积极性,才会按照企业的要求去生产。
下一个是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管理方式。合作社跟农民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农业合作社有服务、管理和经营三个职能。合作社在跟企业谈判时,可以代表农户的利益,不会竞争压价。另外,企业还可以依托合作社,减少采购、监督等的成本。
现在很多绿色有机农业企业都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把农户组织起来,并通过农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管理,使得农户能为公司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公司又能安心地开拓市场,提高产品收益。也即,在农业产业链条上,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
宋丰强:让农民自己去搞绿色有机农业是很难的。他们规模小、资金少,不懂科技,也不懂市场,中国农户很多,政府也没有办法一家一户地去扶持。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由能人牵头,跟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NBD: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方式?可给农户带来怎样的收益?
李晓华:我们公司和农户进行稳定的合作,还给予农户有益的支持。比如,我们投资建设的10个万头有机育肥场,采取“五统一”方式,即根据农户需要,统一由公司向银行担保贷款,统一由公司提供优质良种猪苗,统一由公司提供有机饲料,统一由公司参加保险,统一由公司保护价收购。
这样就可以降低养猪户前期建圈投入,降低中期疫病风险,后期市场风险,可以让更多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市场的农户投入到有机食品生产行列,并获得低风险、高回报的可观收益。比如一对夫妇一年可以养1000头猪,我们保证每头有50元的利润,一年最低收入就有5万元了。
宋丰强:我们公司是农业综合型企业,拥有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园区,加工厂,农商、农游结合的农业旅游景区,形成一、二、三产业完整的链条。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运作,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和技、工、贸一体化服务体系,调动了附近5000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收入翻番。
公司通过统一种苗供应、肥料供给、植保供应、收储加工和统一品牌上市,有组织地带领农民搞现代农业,形成了“公司抬头看路看市场,农民埋头种田”的模式。这样,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有保障了,加上形成品牌,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应提高了。
呼吁政府加大补贴力度
NBD: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李晓华:我们公司在西部,山地较多,农业很落后,没办法实现农业机械化。还有就是新一代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不愿回去种田,而绿色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又很高,加之农业技术人才不足也是很大的问题。
在我们这里,应届毕业生实习期过后工资一般能达到2000元以上,有的还更高。我觉得对于山地,可以适度调整田型,有利于实现小范围的机械化。还有,就是要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跟他们结合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才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农业。
另外,农业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建养殖厂的土地是租赁的,一般为10~20年,租期一到有可能面临无法续租的状况,因此投入全智能化设备的资金风险很大。
杜相革:由企业带动农户生产的模式是很好的,但目前农业合作社连最基本的服务职能都不具备。中国现在有30多万家农业合作社,但大部分是很初级的,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加大人才、科技等的投入,提高发展水平,不能再走自由发展、自由完善的道路。
NBD: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政府目前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如何?
宋丰强:政府在税收、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面还是有给予企业一定支持的,但力度仍不够大。农业生产前期投入大,但产出慢。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投资。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绿色农业生产,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综合型农业企业,建设农工、农游、农商、农科结合的园区项目,保证农产品安全和供应。把农业的效益最大化,也是农民工“就近转移”的很好模式。
杜相革:政府在2005年制定了有机产品的统一标准,但主要是对龙头农业企业有一些支持政策,比如贷款贴息等,而不是针对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现在主要还是处于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发展阶段。
我认为政府应该启动 “绿箱”
(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比如欧洲对土地转换期会进行补贴,但我国还没有,只是有些地方根据领导的意见和财力情况会有所补贴,但这个应该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样,地方政府就能名正言顺地给以补贴。
李晓华:财政方面的产业政策包括在融资、补贴、税收、认证费等方面提供支持或者减免。建议我国参考欧盟等国家的操作方法,可以考虑对转换期的有机生产给予补贴,补贴幅度必须保证转换期生产企业的收益维持在转换前的水平。在获得有机认证过程中,各种基地和产品的检验、检测项目多、费用高,成为农民和企业的巨大负担,建议适当降低或减免部分检测费用,或者国家给予检测费用政策补助。
绿色农业应向深加工发展
NBD:“十二五”期间,您认为绿色农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宋丰强: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空间也很大。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第一大问题,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我国这几年GDP增速这么快,老百姓“十二五”期间的收入肯定比“十一五”期间的多,并且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绿色有机食品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李晓华:有机农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约增长20%,是世界食品行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会扩大,公司和农户的收入可观,就会继续大力发展生产。
据国家认监委公布的信息,我国目前生产有机食品的企业有2000多家,国内的有机食品销售额763亿元人民币,出口5亿多美元,发展潜力还很大。我觉得绿色有机食品在“十二五”期间所占的比例将会提升到20%~30%。
杜相革:世界上有机食品占食品总量的3%~5%,而有机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欧美国家已经做到20%~30%,美国拥有1600万公顷。然而,在中国,有机耕地面积只有210万公顷左右,有机食品的比重就更小了,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我国有机农业种植跟国际差距是15~20倍,市场占有率大概是30~50倍。
NBD:具体来说,有哪些发展机会?
杜相革:在我国,虽然生产有机产品的公司多,但总体上规模都不大。并且中国有机食品的结构不太合理,大部分是原粮、原果等初级产品,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有机食品就像卖原粮一样。
现在中国市场上初级有机产品占80%,加工产品占20%,但也是最简单的加工。我觉得有机产品结构应该是:80%是加工产品,20%是初级鲜活的产品,如蔬菜水果。现在中国有机农业就是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单调,初级产品多,而在国外,80%都是加工产品。所以,这也是今后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