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人大代表称GDP指挥棒魔力犹存 官员是被逼无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8日 13: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深圳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人大代表感叹GDP指挥棒对官员“魔力”犹存

  【深圳商报北京3月7日电】(特派记者 陈晓薇)“现在‘唯GDP’的少了,但‘为GDP’还普遍存在。”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地税局副局长王南健在广东团小组审议发言中说。去年7月刚从江门市市长岗位转到省地税局履新的他,说起“为GDP”的种种现象时深有感触。他直言,基层官员也无奈,也有难处,甚至是被“逼”得没办法,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GDP考核这根指挥棒对官员”魔力”犹存。

  现象一

  招商引资频现“抢蛋糕”

  王南健说,现在官员中“唯GDP”的少了,因为各地都出台了民生、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一票否决指标,但是“为GDP”现象仍然存在,影响甚至制约着地方按着科学发展观去发展。

  “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一些领导到一个地方,表扬的都是你的GDP跟过去比、跟别人比排前了多少位,都是讲GDP的排位和速度,很少说你保护环境,除非这个领导是分管环保的。”王南健指出,目前在各个考核指标体系里面,GDP的考核仍然是最硬的,这根指挥棒仍然是最灵的。所以,为了GDP,地方官员只能跟着指挥棒转。

  他举例说,在“做大蛋糕”的口号下面,很多地方不仅是在“做”蛋糕,还在“抢”蛋糕。最典型的就是招商引资,各地之间的“内耗”和恶性竞争太厉害,“抢蛋糕”现象比比皆是。投资商于是便“货比三家”,拿A地的条件“压”B地,拿B地的条件“宰”C地。有的地方为了争到一个项目,不管对方什么条件全都答应和接受,完全不看有没有条件接,也不看项目符不符合生态要求。越是好项目,这种“抢蛋糕”现象就越突出。结果有的项目上了十年,没有任何税收效益,有的只是GDP数字上好看,有的只是利用了多少外资、引进了多少世界500强。他建议上级要按产业布局规划加强对地方基层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协调,避免地方间形成恶性竞争。

  现象二

  民生支出“倒逼”追求GDP

  王南健认为,另一个让官员“为GDP”的原因,就是民生支出的压力“倒逼”着各级领导不得不为GDP而努力,但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在地方干活,感到最大的压力来自‘上头点菜,下面买单’。”他说,比如,一年要有很多医保、社保等民生支出,必须把GDP做大,这样才能有更多财政收入支出。基层地方有时候真是出于两难,不追求GDP就没办法完成上级交给的这些民生支出事项,只能硬着脑袋去追,寅吃卯粮,打擦边球。

  “民生实事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且事权、财权要匹配。”王南健认为,民生要关心、要重视,但胖子不是一天吃出来的,好事也不可能一天全都干完。如果在民生事项上把百姓的胃口吊高,而财力又跟不上的话,就会适得其反,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现象三

  欠发达地区难评环保模范

  王南健还谈到,GDP不仅是在地方官员的考核中最硬,在各种城市的评比活动中也是“赚分”的筹码。他指出,现在有很多评比,如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绿色城市,都把经济发展放在十分主要的位置,而且占的分数还很多,于是就有一种怪象——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很好,但基本评不上环保模范城,就是因为它的经济跟不上,GDP不好看。而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好,虽然环境要比欠发达地区的差,却照样评上了环保模范城。

  “河源正在创环保模范城,但我早就觉得河源是环保模范城了。凭什么就应该以GDP为主要指标”他认为,这种评比标准无形中也强化了GDP,成为地方“为GDP”的又一个动因。因此,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样的评比中要弱化GDP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