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推动全球化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8日 16: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文/本刊评论员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好的全球化,摆脱坏的全球化束缚,这是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声音

  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于2月18日~19日在巴黎举行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稳定。

  东西方掌管经济大权的部长们发现,在数字上,世界经济确实得以恢复了,但与会的发达经济体的部长们却在不同场合表示,“这种复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

  寻求正确的复苏,成为巴黎会议上的一种情绪。各国部长们在巴黎会议上回顾了这次6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令人惊讶的是,会议不是将精力放在寻求诸多重要的共识上,如在金融改革上真心鼓励合作,却将重点放在确定一系列衡量全球经济失衡的指标上,并期待在4月份达成一致。这不应是G20的任务和目标。

  在失衡指标中,提到了外部失衡,内容包括贸易差额、净投资收入流动和转移,并“适当考虑汇率、财政、货币和其他政策”。

  这些字眼是如此熟悉,还能说什么呢?发达经济体试图通过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转移或者转嫁国内问题,并为其接下来进行的反全球化政策提供依据。不均衡曾经是它们的谋利工具。这些不平衡包括,它们不仅拒绝向发展中国家开放货物市场——比如,从纺织品到糖等许多货物都保持其配额,同时还坚持要求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富裕国家开放;它们不仅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使得那些贫穷国家难与其竞争,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削减对其生产的工业产品补贴。

  但现在,发达经济体们突然喧闹地表示,复苏是不均衡的,世界须要正确的复苏。新兴经济体们必须要接招吗?2011年4月,金砖国家将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峰会,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代表,应提出更为广泛的共识,以应对G20峰会顾左右而言他的倾向和浪费时间式的分心。

  这一共识的核心是大声呼吁进一步推进全球化的重要性,正如当初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推销的那样。简单回顾近20年的金融危机,无不以新兴经济体的失败为开始:墨西哥、拉美、东南亚、俄罗斯的金融危机相距不远,许多历历在目。这些失败是新兴市场经济体迎接西方国家所设计的全球化付出的沉重代价。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华盛顿共识”,通过对拉美和亚洲宽松的资本市场的控制获利:它们的热钱突然涌入这些国家,然后又突然撤回,使得这些国家陷入严重衰退。“全球化属于我们,金融危机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是西方流传多年的谚语。面对它们主导的那些危机,只是耸耸肩,深表不幸。

  世界似乎颠倒过来了,金融危机也发生在发达国家身上。这也很不幸,但多少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拥有几十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步入了稳定增长和通向繁荣之路。怎么说呢,这同样是拜全球化所赐。它们摆脱了那些坏的全球化,迎来了好的全球化。

  是时候了,新兴经济体们一起重申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尽管曾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就简单的含义而言,全球化要求消除各国对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设置的壁垒。尤其是过去10年,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和移民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得以加速进行。

  反对全球化的情绪正在形成,而且声势会日渐壮大。反移民化浪潮在欧洲表现明显。英国承诺每年移民人数从数十万削减到数万人。美国民粹主义的茶党运动也加大压力,要求打击墨西哥非法移民。最引入注意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如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美国企业申请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奥巴马在印度访问的时候,甚至警告:西方已经重新开展了关于全球化的辩论。

  面对反全球化的情绪,身为最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应主动应对。其实过去几年,中国在引领好的全球化方面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欢迎。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企业已在境外投资形成了1.7亿件服装、2000万台家电、100万辆机动车的生产能力。中国走出去,切实提升了当地稳定增长,这是全球化的要义。

  由中国等新经济体引领的全球化新模式也开始发挥作用。据研究,2009年和2010年,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发放了至少1100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为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了廉价的资金,也为能源生产国提供贷款或者为购买中国大型设备提供买方信贷。新的模式,减轻了对西方市场的依赖,扩大了新兴市场全球化的深度。

  推进全球化的新阶段,并非寻求与现存的国际经济体系决裂。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好的全球化,摆脱坏的全球化束缚,这是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