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欧莱雅公布在华业绩 “两强争霸”格局依旧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0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信息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宝洁、欧莱雅仍稳坐中国化妆品前两强席位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邓雪灵

  中国已成为跨国化妆品集团最具潜力的市场——近日陆续公布的化妆品企业销售数据及战略部署再次证明了这一点。3月7日,欧莱雅集团宣布,其在华销售额首次超过10亿欧元,达90.85亿元人民币,以人民币计增长11.1%,高于国内8%的平均增速,连续十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尽管宝洁、雅诗兰黛、拜尔斯道夫、资生堂等各化妆品巨头都尚未针对中国市场提供官方销售数据,但据业界分析,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基本维持了“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玫琳凯、上海家化”这样的座次。

  前5名位次不变 基本为外资品牌

  今年欧莱雅中国的财报发布,虽然并未如往年一样列出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前十位的企业名单。但业界普遍认为,“宝洁第一、欧莱雅第二”的市场排位依然非常明显,变化不大。

  根据去年业界估计的业绩排名,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玫琳凯、资生堂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前五强,而今年的排名基本不变。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吴志刚分析,“目前排名基本不变,资生堂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应该超过50亿元,同时也不可忽略德国的拜尔斯道夫,其销售额应该有30亿元。”

  然而,欧莱雅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排名仍屈居第二,龙头之座仍属宝洁。事实上,自盖保罗开口,将宝洁定为直接竞争对手之后,关于二者的对比就未曾停止过。虽然未对旗下品牌的业绩以及市场排位作出公布,但欧莱雅明确表示,其是中国第一大护肤品集团、第一大男士护肤品集团、第一大彩妆集团和第一大染发集团,即在上述细分市场都是排名第一。而作为从来不公布中国市场销售数据的宝洁来说,最近也是动作频频,宝洁新总裁施文圣上任不足一年,宝洁已马不停蹄地开出北京研发中心、广州分销中心以及太仓生产基地,而在2015年之前,施文圣还要奉命花掉10亿美元,在中国展开投资。

  吴志刚表示,“今年两强争霸的格局依然持续,其他对手短期内在规模和利润上均难以匹敌。”日化资深专家爱冯建军也称,按欧莱雅、宝洁眼下的各自的产品分布来看,不会产生正面竞争,而是均会开拓蓝海。“欧莱雅的增长点在中高端护肤品、彩妆和药妆,其中药妆和彩妆不仅是未来化妆品发展的趋势所在,而且在华市场小、覆盖度低、上升空间大,预计未来5年内可发展至年80亿~100亿元的规模。”

  外资压倒本土的情况加剧

  尽管中国化妆品市场一向欣欣向荣,但令业界略感尴尬的是,位列国内化妆品排名前5位的,均为跨国品牌。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外资品牌占有半壁以上江山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数据统计,洋品牌化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约占到60%和90%左右,利润份额更是超过九成。当前,本土化妆品企业有400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仅50多家,超过5亿元规模的本土品牌更是凤毛麟角。本土护肤品牌有佰草集、相宜本草、自然堂、隆力奇、六神等品牌,除少数品牌跻身国内中端市场外,绝大多数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而最新的数据分析也表明,该局面仍在继续。

  “外资全面压倒本土的情况在去年不断加剧,民族品牌已遭集体清洗。”广东精实营销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冯建军则直接指出,宝洁旗下的玉兰油一年营业额40亿,而上海家化作为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本土品牌总营业额才27亿多。日化营销专家肖勇也认为,未来行业的走向会比较明显,“从中高端品牌来看,百货商场专柜几乎被兰蔻、雅诗兰黛、碧欧泉、欧莱雅、资生堂、玉兰油等品牌所垄断,而商超渠道几乎被宝洁、联合利华等占有。”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进口化妆品按护肤(面霜等)和防晒用品、化妆品(唇膏等)、粉扑约分别征收6.5%、10%和18%的关税,还包括17%的增值税和30%的消费税,产生较大价差,导致大量消费者到境外购买。此前有传闻称,进口化妆品有望下调关税并取消高额消费税。若税率下调实现,势必将进一步带动欧莱雅、宝洁等外资品牌的销售。

  相关链接

  兰蔻今年继续下沉二三线城市

  据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介绍,欧莱雅集团2010年实现销售额195亿欧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22.4亿欧元,同比增长25%。欧莱雅中国公司销售额则达10.13亿欧元,增幅17.6%,成为集团第三大子公司。

  业内专家认为,欧莱雅中国各大渠道的渗透是其保持增长的一大原因。“欧莱雅已开始向二线城市渗透,化妆品店、网购和直销等也能成为其新增长点。”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吴志刚表示。盖保罗也把“包括兰蔻在内的奢侈品牌进入二三线市场”之举称为是“欧莱雅2010年中国市场大事件”。据悉,兰蔻2010年已进入东莞、兰州等二三线城市,而这一渠道下沉做法继续是2011年的重点。